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熊出没”为何频创佳绩?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熊出没”为何频创佳绩?

来源:南方日报2025-02-09 10:24

  作者:高小立 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研究员

  广东制造的“熊出没”系列电影第11部《熊出没·重启未来》,在今年春节档创下了上映7天、累计票房破5亿元、观影人次超1000万的好成绩。该系列11部影片累计票房目前已经突破82亿元。

  作为“熊出没”系列连续五年来科幻主题大电影的最后一部,《熊出没·重启未来》在剧情设计、制作特效等方面都进行了全新升级。“熊出没”为何能成为近年春节档的金牌IP?其中的深层原因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首先,立足动画原创精耕细作。该系列电影围绕熊大、熊二及光头强这三个核心角色展开,“人设”很接地气,角色性格又在极大的反差中产生了互补的喜剧效果。人与拟人化动物的角色互动,非常贴合孩子们的审美习惯,轻松幽默的风格让成年观众也能得到返璞归真的情感释放。每一部大银幕电影都会加入新的人物,注入新的故事内涵,既能有效地培养固定观众群体,又能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期待。光头强和熊大、熊二在大银幕上陪伴观众11年,这种情感体验是其他动画作品难以替代的。

  其次,“熊出没”系列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对现实的关照。例如在《逆转时空》里,光头强原本是一名普通程序员,却抹不去伐木工的记忆,他偶然得到了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为挽救旧时间线里的熊大、熊二,光头强踏上了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光头强作出的不同选择,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归狗熊岭,其实也呼应了很多观众对当下人生处境的思考。

  此外,“熊出没”近年来推出的科幻系列,顺应了近几年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中国科幻电影取得巨大进步这一趋势,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作趋势。《重启未来》里的科幻元素较之以往更加纯粹,光头强和熊大、熊二偶遇来自未来的小亮,并一起穿越到了未来100年后的世界。此时地球已经被孢子植物侵占,人类在末日中艰难求生,主角团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拯救世界的冒险。影片中用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的“未来感”令人眼前一亮,并且揭示了人类对于环境、生存包括科技的危机感。作为合家欢类型科幻片,《重启未来》面临的观众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少年儿童,影片在正邪较量的主题上进行了开拓和深化,很有先见之明。

  最后,“熊出没”系列科幻动画片的文化价值,同样是一大亮点。中国科幻片是电影高科技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这一点在《重启未来》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光头强与小亮从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成长,影片在欢乐中传递出鼓舞人心的希望与力量。比如小亮身上那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好地呼应了影片主题——“再微弱的光也能照亮黑暗”。

  经过11个年头的尝试,“熊出没”探索出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系列动画电影成功之路——以动画艺术为本体,坚持不断创新,观照现实生活,以及通过线上线下跨业界IP整合,放大“熊出没”IP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提高观众与品牌的情感黏合度。

  每个孩子都会有长大的一天,而每个成年人都会在心灵深处珍藏着自己的童真,“熊出没”系列IP的谱系一直在不断丰满和延伸,从视听、情感层面给观众不断带来新鲜的观影体验,但它始终保持着“合家欢”影片的初心——让孩子们享受童真、成人重温童真,这一点是尤其难能可贵的。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