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哪吒”的传奇由中国人自己定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哪吒”的传奇由中国人自己定义

来源:北京日报2025-02-14 10:10

  作者:胡宇齐

  《哪吒2》的百亿票房,是一位位观众“用脚投票”,以热烈而正向的反馈一点点托举起来的。“哪吒”有漂洋过海到好莱坞讲故事的能力,也有试试成为更好的自己,乃至将世界变得更好的信心。同样,中国有发展进步的能力,也有表达自己,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自我形象的信心。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于13日晚成功突破百亿大关,这不只开创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也是“第一部达到这一里程碑的非好莱坞电影”。无数“自来水”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骄傲自豪,感慨“百亿有我”!

  上映半个月,《哪吒2》一路高歌猛进。诚如网友们所言,这部片子“剧情够赞!特效够顶!精神够燃!”从制作水平上讲,该片不仅实现了从传统手绘到智能工业化的跨越,更以“动态水墨渲染引擎”等自主技术突破,将东方美学的写意基因注入现代动画工业生产,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想试试“改变世界”的动漫形象,激发了许多人的共情共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宣示让许多观众感言:哪吒闹的是龙宫那片海,却鼓舞我们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海海”。

  毋庸讳言,在鲜花与掌声之外,舆论场上也涌动着一些噪音杂音。比如,有人质疑《哪吒2》的票房与作品含金量,称就算创造了历史,那也是在单一市场实现的,再热闹也纯属中国人的“自嗨”。这种论调的配方非常熟悉,说白了,是对中国市场、中国观众、中国文化的一贯贬低。必须看到,中国市场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单一市场,有庞大的具备审美能力和判断标准的观众群体,这是巨大的财富,也是文化产品迭代升级的根基。《哪吒2》的百亿票房,是一位位观众“用脚投票”,以热烈而正向的反馈一点点托举起来的。扎实的口碑与票房,就是哪吒最好的“万龙甲”。中国电影当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一些人认为在中国市场的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没有意义,难道中国人的钱不是钱,中国人认为的好看不是好看?

  与“惯黑派”的棒杀相对的,还有“阴阳派”的捧杀。《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借着《哪吒2》的辉煌说事儿,分析“中国人正在抛弃好莱坞”,进而渲染中国的“排外形象”。可说起来,要论对彼此文化产品,比如电影的熟悉程度,中国观众不知要高出美国观众多少倍,对西方经典大片更是如数家珍。不仅如此,随着“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民众对于外国的基本国情与风俗习惯,也都有大概的认知。反倒是很多外国人,通过如小红书“对账一夜”的偶然机会,或者直到自己实地“China Travel”之后,才全方位刷新了对中国发展状况、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的印象,进而幡然醒悟“被媒体骗惨了”。这究竟是谁在设障、谁在排外?

  至于“抛弃好莱坞”之说,那更属于自曝其短。某种意义上,文化产品是实力与信心的映射,如果说过去美国大片的风靡,特别是“美国拯救世界”的桥段深入人心,可以被视为美国梦的强势输出及全世界对“山巅之城”的真实崇拜。然而这些年,“西方之乱”就摆在眼前,真实世界的美国梦一地鸡毛,好莱坞编剧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恢复世界对“灯塔”依然明亮的信心。更何况,为了所谓“政治正确”,如今的好莱坞大片还不断“夹带私货”,连美国本土都疯狂吐槽,难道还指望全世界依然为之买单?应当说,世界正在完成对西方的祛魅,优秀作品当然值得尊重,先进技术当然需要学习,但世界人民也不是只能为好莱坞作品点赞。“排外不看好莱坞”这种锅,哪吒不背,中国不背,世界也不会背。

  今天的中国,在突破与超越的路上勇毅前行,既有挑战亦有惊喜,还会永远伴随着“棒杀”“捧杀”的声音。无论是以傲慢与偏见行贬损打压之能事,还是明赞暗踩给中国树敌拉仇恨,都不过反映了一些人的狭隘与焦虑。这些年来,全球力量格局深度调整,“东升西降”态势明显,发展引擎迅速东移,这对于某些以优越文明自居的西方中心主义者,自然是难以接受的。眼见各个赛道新秀崛起,垄断性优势不复存在,笃信零和思维、不容各美其美的他们,内心的酸涩更不断外溢成暴戾之气。但这些明枪暗箭、聒噪诋毁,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哪吒”有漂洋过海到好莱坞讲故事的能力,也有试试成为更好的自己,乃至将世界变得更好的信心。同样,中国有发展进步的能力,也有表达自己,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自我形象的信心。新的传奇正在继续,这段故事是什么模样,决不由任何其他人定义。(胡宇齐)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哪吒2》的青春成长:昔日小刺猬,蜕变穿山甲

  • 【网络中国节·元宵】闹元宵,解锁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密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