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琵琶骨、水怪与神话的踪迹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琵琶骨、水怪与神话的踪迹

来源:解放日报2025-03-08 10:49

  作者:张怡微

  我在复旦通识教育中心教《西游记》导读课程时,面对的是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因此会收到来自不同专业视角下同学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最近印象比较深刻的话题,是一位来自临床医学八年的同学在课堂上作了一个有关“琵琶骨”的报告。她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画图、分析为什么勾穿琵琶骨可以制服孙悟空。我猜想她的理论依据,来自《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9期中一篇名为《琵琶骨》的小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医学专家段逸山认为,“琵琶骨有两解:一指肩胛骨,一指大腿骨……十九世纪初,有两部较为著名的伤科著作先后问世,一部是钱秀昌的《伤科补要》四卷,另一部是胡廷光的《伤科汇纂》十二卷。二书都提到‘琵琶骨’”。他还特地谈到《西游记》第六回,及武侠小说中“琵琶骨”(金庸的《连城诀》)已延伸至对于“锁骨”的指称,很有意思,但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熟悉《西游记》的读者应该印象深刻,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期曾与二郎神有过精彩斗法。小说里是这么写的:“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这段故事里,原本观音想出手降伏,却被太上老君阻止,他掷出金刚琢,孙悟空摔了一跤,最终被二郎神团队制服。我小的时候读《西游记》时经常不理解,这一回的回目为什么叫“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因为世本《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战力不分上下,若不是太上老君出马,孙悟空未必会被降伏。后来读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才知杂剧中二郎神战队的作战实力远在孙悟空之上,但剧中并未出现过“琵琶骨”,只说“三尖刀紧劈铜脖项,锟铻剑光彩似冰霜,火尖枪更刺咽喉上”。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只写“众绑行者上”,而后观音云“将他压住,老僧画一字”。留意观音此处的动作,颇值得玩味。

  世本《西游记》这一段写得非常隐晦。首先,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并不是观音,而是如来佛祖,可见小说创作者作出了调整。第七回如来与玉帝开了安天大会,欢庆孙悟空被镇压。巡视灵官来报说孙悟空在山下探出头来,于是,如来命阿傩将一张帖子贴在山顶上。这张帖子上写着:“唵、嘛、呢、叭、咪、吽”。张静二先生在《西游记人物研究》一书中谈到这六个字就是密教的六字大明咒。这张帖子写的是“皈依莲花宝座上的观自在菩萨以摧破四魔三障”,可见这一时期孙悟空的厉害。《西游记杂剧》中观音一人出手即可做到的事,此处经过创作者的改动,显出了孙悟空的实力。而后小说第八回开篇,借鉴元代《西游记杂剧》的故事开场,也就是观世音登场后说的:“自佛入涅槃,我等皆成正果。涅槃者,乃无生无死之地。见今西天竺有大藏金经五千四十八卷,欲传东土。”由如来在盂兰盆会上宣布取经大业提上日程,看似佛光普照,实则有不少玄机。如李天飞先生曾指出这一段对如来涅槃、舍利等描写,与佛经中释迦牟尼涅槃的场景非常雷同。由此,世本《西游记》似乎暗示了取经大业几乎是佛祖拼尽法力、断臂度世后的一项传经使命,希望观世音能找到善信的嘱托,也变得更严肃了。

  假若就这样看过去,也许读者早将“穿了琵琶骨”这个细节忘记了。其实“琵琶骨”在《西游记》中出现了不止一次。最有代表性的、受“勾穿琵琶骨”所苦的,是小说四十三回黑水河的鼍龙妖(众海兵一拥上前,揪翻住,将绳子背绑了双手,将铁索穿了琵琶骨,拿上岸来)、第六十二回碧波潭的鲇鱼怪奔波儿灞、黑鱼精灞波儿奔(行者教:“拿铁索来,穿了琵琶骨,锁在这里”)、万圣龙王的夫人龙婆等(行者叫取铁索来……把龙婆琵琶骨穿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铁索穿琵琶骨”制服的都是水怪,二是孙悟空熟练运用了这个制服水怪的技能,是他主动提议这么做的,即使他自己也曾被如此对待过。但孙悟空并不是被铁索穿骨的,而是勾刀,以致丧失了变化法力。

  大闹天宫并没有出现水,孙悟空也是水怪吗?孙悟空为什么懂得如何制服水怪?

  我们再看《西游记》第六十六回中写到,“南赡部洲盱眙山蠙城,即今泗州”,较为明确地暗示这段故事与泗州洪水神话有关。“那里有个大圣国师王菩萨,神通广大,他手下有一个徒弟,唤名小张太子,还有四大神将,昔年曾降伏水母娘娘。”更是将孙悟空本土形象来源与中国水母神话以平行宇宙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及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都提及孙悟空的兄弟姐妹,其中《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提到了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水母”,《西游记杂剧》提到了“二妹巫枝祇圣母”。另有南宋话本,也就是孙悟空原型来源之一的《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提到齐天大圣的“小妹便是泗洲圣母”。水母,是中国古代水神的一种。中国许多地区都有水母神传说,圣母也可看作是水母的别称。龟山、泗州如今都是景点了,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黄河夺淮入海之后,泗州水患极为严重,最终于康熙十九年被彻底淹沉。(那是不是意味着水怪最终还是赢了一众治水英雄呢?)围绕着泗州水患,出现了许多民间传说。如“僧伽降水母”传说来源就非常古老。僧伽是唐代西域僧人,“僧伽降水母”在现存文献中首见于南宋罗泌《路史》,后与流传地域相近的另一个传说“禹擒无支祁”拼贴成了《西游记》故事中(鲁迅先生认为的)孙悟空形象的本土来源,即无支祁水怪。换句话说,本来有两个传说,一个是西域僧人僧伽治水,另一个是大禹治水降伏淮河无支祁水怪。然后两个故事被黏合在一起。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记载,高文秀《锁水母》杂剧的题目正名为“木叉行者降妖怪,泗州大圣锁水母”,这是僧伽及弟子木叉进入水母传说的最早记录。僧伽作为西域僧人,他的治水事迹是与其作为观音男相的化身一起出现的。随着明代僧伽信仰的衰弱,如今戏曲作品中的观音形象已为女相,即使说的还是治水故事。这中间发生了大量的替换和拼贴,例如僧伽作为观音的化身替代了英雄大禹,水怪无支祁也由更类似于猿猴的形象,演变成了水母娘娘。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洪水神话与西游人物的结合,如京剧《泗州城》(也叫《虹桥赠珠》《大泗州城》《双泗州城》等)就是一个例子。剧中的水母娘娘,自称是东海龙君之女。她本来要与人结婚,后来被偷走避水珠(孙悟空好像也会念“避水诀”)。一怒之下放洪水,水淹泗州。观音于是派孙悟空、哪吒等前去降伏,最终擒获了水母娘娘。这出老戏,经过了不少的改动,例如原本是水母娘娘强迫小生入赘,后改为自由恋爱。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泗州城》可以看作是一个与西游故事群落有关的“大女主戏”,它曾经很像《白蛇传》,千年蛇妖非要与人类结合,最终酿成水祸,且被收伏。除了京剧以外,另有包括婺剧、粤剧、河北梆子等地方戏曲搬演。B站上有不少高清视频,我看了一下这些演出的结尾,大多是水母娘娘打不过孙悟空、哪吒及众神将,戏就落幕了。但在其他文献戏考中,我们可以看到制服水母娘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她饿了,吃了一碗面条,然后“卖面婆用铣锁锁心,孙悟空上,扯锁下”。这个吃面条的设计,听起来很荒谬,它很可能典出明代小说《梼杌闲评》,本来写的是魏忠贤祸乱朝政的故事。小说却从洪水写起,说大禹治水,淮渎中的水怪被大禹镇于龟山潭底。唐代时水怪复现,为观音大士收之。观音变化成饭店老妪,将铁索化作切面给了饥饿的水怪,“那铁索遂锁住了肝肠”。“铁索绕山百道,又于泗州立宝塔镇之,今大圣寺宝塔是也。”这个泗州大圣宝塔遗址,如今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悟空村悟空寺内,听这个名字就知道那里和《西游记》有很深的渊源。

  另一种制服水怪的方法,就是通过铁链穿琵琶骨。中国社科院的朱佳艺在《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一文中为读者揭开了“琵琶骨”之谜——“明人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中,骊山老母去请水母,水母道:‘我琵琶骨上的铁索不得离身。’明末清初天花藏主人小说《梁武帝西来演义》第十九回,大禹用神铁链索锁着水母的琵琶骨,又用定水神针绾住铁索,令水母无法逃脱。”可见在明代,用铁链锁水母琵琶骨是作为一般常识为民众所了解的。所谓的定水神针,令我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从龙王处薅来的金箍棒,本来也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在《西游记》中它没有被用来绾住铁索制服妖怪。《梁武帝西来演义》中补充写道:“这禹王是个大圣人,见洪水泛滥,便审视地形,将一件宝物名为定水神针,使人拿了到洪水之处试探深浅。”小说后文狡诈的水母与大禹谈条件,说自己能将浮山穴口塞住,却又忙着脱逃。水母变作小青蛇,神铁链索也变小如铁丝;水母又变长数十丈,神铁链索也变大数十围粗。这可能是金箍棒功能的延伸。

  换句话说,世本《西游记》从淮水神话中取材、拆解,较为隐蔽地在故事中安插了神话情节要素。如将“穿琵琶骨”情节提前,安置于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的故事中。又将杂剧中观音制服孙悟空的情节,演变为一张密教咒语,在小说中协助如来镇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孙悟空在元杂剧中本为水母怪的兄弟,在世本《西游记》故事中,为了降妖伏魔竟不惜对亲人下狠手,以“穿琵琶骨”制服了多个小水怪。甚至,《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还把万圣龙王的妻子龙婆锁在了金光寺十三层塔心柱上。孙悟空的武器金箍棒,亦是洪水神话的化身,其神通细节出现在了清代小说里,和水母传说更明确地结合在一起。

  今年是蛇年,微博上有一位网友“九之尾”精彩回应了“白素贞实际上是孙悟空失散多年的妹妹”这一有趣的脑洞。该网友结合洪水神话、僧伽信仰、《西游记》、白蛇故事等,最终将水母娘娘水淹泗州城和白素贞水漫金山的情节做了拼贴,认为“法海的原型仍是僧伽和尚”。这令我想起了孙悟空与“穿琵琶骨”话题的来龙去脉,刚好补充进来。中国神话真是一个庞大的宇宙,其不断替换主体、要素和故事情节,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缘应化。(张怡微)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向阳·花》:底层边缘女性的情谊与“救赎”

  • 《我会好好的》:成长叙事与宠物题材的类型缝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