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蛮好的人生》蛮好的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蛮好的人生》蛮好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5-17 08:10

  作者:哆啦A

  《蛮好的人生》,剧如其名,还蛮好的。该剧以中年女性胡曼黎(孙俪饰)的职场与婚姻双重危机开局,将其与职场新人薛晓舟(董子健饰)进行事业“捆绑”,借由独特的保险行业视角,观察众生百态,探讨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难题与自我救赎。

  该剧一经播出,便以3.84%的收视率刷新了2025年央视八套同时段收视纪录,连续11天拿下全网收视榜冠军,累计有效播放量超4.59亿,取得“台网双爆”的收视成绩;然而,高收视率与高话题度并没有带来高口碑,该剧的豆瓣评分只有6.1。这是商业性与艺术性不可兼得的又一例证吗?如果剧集不够好,为何又让人欲罢不能?

  仿亲

  在“欢喜冤家”的路上搞创新

  看《蛮好的人生》,会让人想起任天堂的领军人物横井军平提出的“枯萎技术的水平思考”,通俗地说,就是在成熟技术上搞创新。该剧主创的巧思也花在了成熟套路的翻新上。开场动画中,表示年龄的数字39、28被嵌入剧名的“蛮”和“的”字,并配以白举纲的魔音“曼黎,曼黎,弟弟好迷”(片头曲《胡曼黎》),直接点明了“姐弟恋”的剧情走向。

  但当观众看到明艳的胡曼黎和木讷的薛晓舟时,就开始高呼“不要啊”。好在,主创也是“不要的”,直到剧集完结,也不过只发展到弟弟(薛晓舟)的一厢情愿。与其说胡曼黎对这份情感保持着清醒克制,不如说这份追求中缺乏两性相吸的元素,更多的是失去父母的薛晓舟对亲情和家人的渴望。

  从最初,薛晓舟被人利用调查胡曼黎,将她从保险销冠的王座上拉下,一夜之间就步入失业大军;到二人“你出资格,我出人脉”,事业深度绑定,一起见客户,联手卖保险;再到同住一个屋檐下,彼此相帮的范围扩至私生活。剧集设定的主线思路与以往言情剧中从“不打不相识”到“日久生情”的欢喜冤家,是同一走向的;不同的是,情感发展的归宿不是爱,是“亲情”。

  事业上,胡曼黎与薛晓舟形成师徒关系,一堂堂人情世故课上下来,薛晓舟对胡曼黎逐渐认同、理解;生活上,薛晓舟能住进胡曼黎的家,全因胡曼黎想让名校毕业的他辅导儿子丁达尔。回忆的柔光里,出现的画面多是“三口之家”的配置,轻松、温馨,但处于其间的薛晓舟更像是家人。如果将这一角色同电影《好东西》中的邻居小叶(钟楚曦饰)相对比,会发现将其平替成女性角色也不会有太多违和。毕竟这两个角色都享受了陌生姐姐在生活上的照顾;都帮姐姐带了小孩,并与小孩结为朋友;也都与姐姐共同面对生活上的难关,并在情感上相互信赖、支撑。这份情谊中,类亲情的占比高,性别感不强。

  事实上,这种“仿亲”家庭,正在影视剧中变得流行,它像一个关于生活的梦,让观众可以在左支右绌的日子里想象一下。这种友情之上、血亲之外的“仿亲”,既有明确的边界,又有真实的助力,没有原生家庭的矛盾,只有相见恨晚的治愈,谁又会不喜欢呢?同时,这一设定还让观众省却了对“姐弟恋”未来的担忧,也不用操心两人的CP感,真是舒适又省心。

  拟真

  留出安全的“爽感”距离

  《蛮好的人生》就如胡曼黎的精装朋友圈,看上去很美,悬浮于云端。它有真实问题的基底,却没有与生活缠斗的痛感。人人妆容精美、服饰华丽,处处整洁明亮,堪比网红打卡地,这份观感虽不令人信服,却也赏心悦目。与真实生活拉开的一段距离,让观众缺乏代入感和痛感,却能在剧集高密度的输出中体会着“爽”。

  从一开场,剧集就上了“快车道”,在跌宕起伏、出人意料中推进:胡曼黎春风得意的时间还不足一集,就发现丈夫出轨,接着失业又失婚;保险客户的黄昏恋带出胡曼黎、薛晓舟的跟踪戏码,让剧集呈现出喜剧性,几番折腾的鉴定结果竟是“真爱”;胡曼黎卖包、卖车,余额不足,也不耽误给儿子的夏令营付10万元,消费降级不影响生活潇洒;保险开单、事业“开挂”的秘笈都藏在对客户私生活的了解、体谅和拿捏上,看似不容易,其实也不难,因为客户“就认曼黎”……

  每位观众似乎都能从剧中找到槽点:保险从业者说它“不专业”,法律从业者说它“程序不正确”,中年观众对胡曼黎的“复仇行动”感到夸张和痛快,年轻网友不理解薛晓舟“打球必须赢”的逻辑,当然还有角色的妆造与演员的微表情管理……但剧集以高速推进,避免了观众的乏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爽感,让观众在紧跟剧情的同时,仿若在玩“找茬游戏”,体会着“我比编剧聪明”的优越感。

  事实上,剧集提供的拟真场景,让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与其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不如说这是一出出生活小品的合集,怀揣“曼黎总会有办法”的安全感,吐槽也变得无所顾忌。随着收视的火爆,关于剧集的讨论又成为社交谈资,用“我懂这个梗”“我知道这个金句”完成的身份认同,反过来又对收视形成助力。尽管剧集没能给出生活的解药,但却为观众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

  照见

  总有一种色彩打动你

  值得吐槽的剧集多了,为什么这一部更有让人追下去的动力?

  或许是因为符合当代主流审美的价值观稳固了剧集内核,保险行业与都市俗女的设定拓展了剧情的边界,而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真问题被“一网打尽”,给观众留下了讨论与阐释的空间。

  与《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不同,《蛮好的人生》中的胡曼黎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没有贵人相助,不靠恋情相帮,面对失业、离婚、职场背刺、房产查封,她只能依靠自己去面对,去收拾残局,做自己的拯救者。偶尔她也有凝神时刻,但始终拒绝陷入情绪泥淖,身体力行地诠释着“打不败的终将使我更强大”。虽然仔细想来,最终干起养老项目拿定薪的她,仍然寄住在朋友家,并没有完成所谓的“大女主逆袭”,但她却以明媚的笑容、旺盛的生命力与百折不挠的韧性让观众感到,也许生活中那些危机并没有那么可怕,可以再出发的不只有胡曼黎。

  此外,剧集借由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将视角开大,既可窥见富豪老总的生活,又可照见保安大爷、菜场摊主的日常,既可以给对保险一无所知的观众“扫盲”,也可为朋友圈里的“完美人设”找到多一种解释。而胡曼黎都市俗女的人物设定,赋予了她洞察人性的精明与世故,观众也借由她看到了社会与人生的更多面向,听到了不少真知灼见。

  同时,大到养老、教育、医疗、职场,小到亲戚的边界感、父母的不听劝、孩子的青春期,剧集将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一股脑地编织进剧情中。在让故事丰满起来的同时,也如万花筒的棱镜折射出不同的色彩,而总有一种色彩会照见你,让你在那一个瞬间,与剧中人共情。(哆啦A)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