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淘金记》:穿越世纪的共情密码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淘金记》:穿越世纪的共情密码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5-08-14 09:12

  作者:张 晶

  时值查理·卓别林的经典默片《淘金记》上映100周年,这部来自一百年前的影像,经由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联合全球12家档案馆完成4K修复,于2025年在全球院线同步重映。这场跨越百年的银幕盛宴,不仅是对默片时代经典的致敬,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体回望。

《淘金记》:穿越世纪的共情密码

《淘金记》海报

  “欢笑”先于“思考”:本真的电影诗学

  影片中,小流浪汉夏尔洛远赴阿拉斯加追逐金矿梦,在严酷现实中上演了一幕幕既滑稽又酸楚、既荒诞又温情的生存闹剧。虽然饥饿与孤独是影片的核心主题,但卓别林以奇特的艺术逻辑,将它们转化为充满力量与美感的表达。“吃皮鞋”的经典场景,不仅将“饥不择食”具象化为一场荒诞的仪式,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夏尔洛在坎坷命运中顽强挣扎的乐观精神。悲与喜在此相互映衬,激发出比单纯的喜剧或悲剧更深刻的感情共鸣。影片实现了喜剧与悲剧的完美平衡,是卓别林对人类尊严、孤独、希望与爱情最深情的注解。正如特吕弗所言,他在卓别林的电影中“看到了一种深刻的规律,而这种规律又包含着一种宏大的美感”。正是这种深刻的美感,让百年后的观众依然能在笑声中感受到人性的温度与重量。

  尽管“笑中含泪”常被用作对卓别林电影的定论,但回到作品本身,他的“笑”始终是置于前景的,观众生理层面的欢笑与愉悦是占据优先性的。卓别林的喜剧固然蕴含着社会批判,但若将其简化为政治寓言,则遮蔽了作品最本真的魅力。它首先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快乐盛宴,是人类共通的感官愉悦,而后才可能生长出关于世界的思考。卓别林塑造的夏尔洛,头戴礼帽、手持手杖、脚蹬大皮鞋,走路摇摆如鸭子,裤子永远松松垮垮。正是这种笨拙的姿态与生存困境的对抗,构成了令人发笑的滑稽感,使其成为影史上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法国《电影手册》杂志曾指出,“对卓别林或希区柯克来说,更直接的是其愉悦性。思考可以是次要的。”对卓别林而言,电影的愉悦性不是思考的附属品,而是作品的原生动力。他凭借精妙的肢体语言进行夸张变形,制造出无需依赖文化背景和逻辑铺垫的即时笑点。而那些对底层苦难的悲悯、对资本社会的讽刺,则是在笑声的间隙自然渗透的,是感官愉悦之后留下的余韵和升华。在4K修复的光影里,当夏尔洛以刀叉上演“面包舞”引发观众哄堂大笑时,我们首先遭遇的不是对资本社会的隐喻解读,而是一种直击感官的、无需中介的纯粹快乐。这种愉悦性绝非浅层的笑料堆积,而是卓别林为电影艺术确立的本真语法:让观众先笑起来,在身体的感官愉悦中自然接纳那些关于生存、尊严与人性的朴素真理。

  默片作为“世界语”:百年文化共振

  安德烈·戈德罗曾在《世界电影史》中指出,早期默片因摆脱了语言的枷锁,天然具有“世界语”特质。这种无需翻译的视觉叙事,使电影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媒介。此次《淘金记》修复版在70国同步重映的盛况,正是对这一论断最生动的注脚。电影科技的迭代日新月异,表现手段不断更新,但人性的光辉、共情的力量,永远是打通时空的“世界语”。《淘金记》正以无需翻译的哑剧表演、跨越语言界限的饥饿感、感同身受的孤独体验感,以及全球同步的欢笑与泪水,达成了人类所共通的“世界语”。它告诉我们,电影最本真的力量,不在于晦涩的表达或复杂的结构,而在于能否唤起最直接的愉悦,从而穿越百年时光,连接起不同时代的观众。

  自1915年卓别林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中国报刊上,中国观众与他的深厚渊源已跨越了110年的时光。1943年,王元化在《万象》杂志发表《谈卓别林》一文,盛赞卓别林爱与真诚的人生哲学。他将夏尔洛的困境与中国民众的生存体验相勾连,发现“他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他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并指出卓别林是“用丑代表美,用笑代表泪,用蠢代表真,用傻代表爱”,“这是卓别林对于世界无可奈何的讽刺”。即便是一个大洋彼岸的、不同社会语境的角色,卓别林身上承载的人情、人性与真诚可爱之处,依然能在遥远的东方引发深刻的共鸣,成为人们寄托美好人性希望的载体。

  《淘金记》与中国的缘分,在此次重映中得到了延续。中国站的发行由贾樟柯联合创办的“浪漫电影发行科”负责,该公司将在全国37个城市举办100场特别放映活动。“全球同步+限定场次”的模式,既是对经典电影发行方式的创新,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人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在流媒体碎片化观看常态化的今天,全球70国同步放映的盛景证明了观众对仪式化观影体验的深切渴望,多元化的电影需求从未消失,只是需要被更好地激活。贾樟柯谈到,在这部百年前的电影中,他看到了电影艺术发展初期的“纯真”——那是一种如孩童般一尘不染的、充满同情心的表达。在当下这个亟需精神振奋的时代语境中,这部影片提供的启示尤为珍贵。它让我们看见,即便身处极端困窘,人依然能葆有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执着信念。当全球观众在不同影院同时为夏尔洛的笨拙而微笑时,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部默片的重生,更是电影作为人类共同语言的证明。它在迷影者的凝视中保持神圣,在世界观众的解读中永远年轻。(作者张晶系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淘金记》:穿越世纪的共情密码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奇四侠》:复古未来主义的再构与文化镜像

  • 《淘金记》:穿越世纪的共情密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