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周逵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的关键阶段,推动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质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名师有名堂》第二季坚持“思想+艺术+科技”融合理念,统筹实施“大屏+小屏”“节目+活动”联动机制,推动内容创制、平台运营和社会效益有机贯通,形成了涵盖知识传播、理念引导、情绪陪伴、价值塑造的全周期育人结构,着力打造全民共享、全民参与、全民共育的教育生态。
《名师有名堂》第二季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关切议题,通过系统策划、协同设计,打通教育内容和国家使命、时代主题、社会共识之间的深层通路,推动“讲知识”向“讲价值”“讲中国”纵深拓展。在“探月寻梦”课堂中,杭州学军中学师生将语文、物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形成文学想象与航天科学交汇的知识场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则结合数学和哲学,引导学生从逻辑算法走向价值思辨,完成从“解题能力”向“世界认知”的跃迁。
从“教什么”到“为谁教”,从“内容生成”到“社会回响”,节目以教育议题为支点、以融媒体表达为路径,打通知识、价值和时代之间的共振机制,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不断向纵深拓展,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实践、可转化的路径样本。
教育不仅关乎课堂传授,更植根于生活实践。随着社会结构的流动性增强、媒介系统的融合度提升,新时代公共教育正在突破传统教室的边界,向更具开放性、现实性、情境化的空间结构延展。《名师有名堂》第二季注重传播场域的转化与再造,依托“探校赢锦鲤”“身心健康在长隆”等子品牌,构建起空间、场景、内容三位一体的传播体系,推动教育由封闭式知识灌输走向沉浸式体验共建,由系统化内容生成走向社会化触达延展。
在传播体系上,节目形成“大屏传播、小屏互动、线下联动”的三位一体运行架构,通过电视播出扩大覆盖面,短视频推送提高触达率,现场活动增强沉浸感,构建起纵深融合、多元协同的传播闭环。特别是在内容形态上,《名师有名堂》积极引入技术手段推动表达方式革新。科技手段的深度嵌入,不仅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与趣味性,更打破了教育时空边界,为教育内容的可视化、情境化表达打开了新路径,赋予中国教育现代化以生动注脚。
《名师有名堂》没有止步于内容生产者这一角色,还以平台身份积极参与公共教育生态的组织建设之中。在不少地区,节目已经被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参考内容,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转变,标志着广电视听平台正从“内容供给”向“治理参与”迈进,逐步成为推动教育战略落地的“功能性力量”。
在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协同推进的大背景下,《名师有名堂》所代表的,不只是节目形态的优化演进,更是平台责任、制度张力和国家战略之间的有效对接。它所展现的平台化能力,正成为广电视听系统走向公共服务前沿的有力支点,也为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路径参考与现实启示。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