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嫣格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泰戈尔《飞鸟集》
涂少辉的星空画彰显着万物共生的“生生之美”。这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介入之美,也是一种重建了饱含审美共通感的“新”世界的、通达宇宙万物的生命艺术。涂少辉的著作《星空画研究》集星空画理论研究、星空画作品展示、学者评论、牵星阁摄影、牵星阁笔记五章内容。在他的星空画中,飞鸟振翅翱翔于浩瀚的星空宇宙之中,绽放出生命的绚烂,展现了万物永恒的生态自然观。
浩瀚星空的生命之美
星空是生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超越了我们对已有物质的感知,在流动的时空长河里不断延展。浩瀚星空呈现出姿态万千的生命之“象”,衍生出宇宙万物的生命世界。涂少辉热爱星空,“观物取象”,以当代人的工笔语言与古人进行隔空对话,以星空与物象表达中国古人对生命境遇的体会。
涂少辉的星空画作品,涵盖了宇宙科学、天象·星座、月相、日晷测影·节气、宇宙时空观、寻找地外文明——觅音计划等部分。画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生命的奥秘,《五星连珠》《析木之津》《嫦娥奔月》《九九重阳——上弦月》《静默如初——引力波》《黑洞猜想》等作品,不仅融入了当代科学宇宙观,还致力于探索生命的永恒意义。黑洞、引力波等开启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纪元,我们可以从涂少辉的画中感知到宇宙奥秘与人类的对话,在科学观测之外找寻到星空世界的生命重量。
画家观看天象,凝视星空,是以身为度、以己为衡的,这正是中国人的宇宙观的感性的、经验的显现。涂少辉以记录的方式记录星空运动的轨迹,在大自然的法则中,寻找自然万物的生态合理性,追求“诗意栖居”的生存状态。仰望星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这就像海亚姆提到的“物质不灭,自然循环”,是一种归于天地与海洋之间的哲学思考一样。
羲和逐日 170x230cm 综合材料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进京作品
飞鸟与星空的生命对话
与古人观星的神性不同,画家在当代星空中静观星象,满载着生命的美好记忆。涂少辉通过星空与飞鸟的“对话”表现生命之象。在书中的“牵星阁摄影”和“牵星阁笔记”部分,他详实地记录了观星的过程与体悟,这些记录也显示出他看世界的角度从个体情绪转向对现实的关注。在“飞鸟的象征”一文中,提及宋徽宗的《瑞鹤图》赋予了飞鸟一种精神上的向往。他更进一步地将飞鸟视作一种象征,代表着对宇宙间某种生命不确定存在的探寻。
涂少辉善画飞鸟,自2006年将飞鸟引入宇宙星空题材以来,飞鸟始终是画中的主体形象。他的飞鸟保留了“神”的灵性与意象,与星空交融,幻化成一种神奇的力量,呈现生态之美、表达诗性意蕴,画面中显现的鸟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理念。在俯仰天地间,画家通过对宇宙自然的细微观察,找寻出飞鸟与宇宙的永恒之美,飞鸟随着线条不断变幻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一种无我状态的生命火花的碰撞。画家把自己置身于宇宙万物之中,以飞鸟与四季、飞鸟与时空、飞鸟与宇宙间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轮回。
《星空画研究》展现了一个浩瀚的宇宙中绚烂的星空世界。画家展示宇宙的生命智慧,表达了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星空与飞鸟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存在的自觉感知,不仅是单纯地为“我”的生命精神的感悟,更是一种超越自我,并且建立起我与自然、我与世界的关联,认同生命的共生共存。
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通过向内类比、改变自我、顺应自然来实现和谐。读《星空画研究》,我们仰望宇宙星空的自然之物,在自然之物中感受传统与当代的微妙交融。在字与画之间,我们获得精神所向的生命美好。这是自然生态观对生命的崇敬与珍视,也为我们开启了对未知的探索。
(作者系济南大学设计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