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海里岸上》:让记忆在山海间还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海里岸上》:让记忆在山海间还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12-20 16: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健

  初看《海里岸上》(《人民文学》2018年第9期)的小说题目,并不吸引人,我想无非是描摹海上渔民与岸上村民的生活,家长里短而已,然而细细读下来,却发现小说有着深沉的人物悲欢,背后展现着真切的人性温度。小说以海南一个渔村的今昔为主要叙述出发点,讲述了两代渔民的生活对比、心灵对话,勾勒出浓烈的南海记忆,其情其景让人们敬仰、感佩、思考,值得久久回味。

《海里岸上》:让记忆在山海间还原

  小说结构相互穿插,迭次推进,作者林森有意将渔民在海里、岸上的故事交错并置,融合成人物对立统一的行为逻辑,增强了小说的情感张力。渔民老苏不再出海之后,对海上生活念念不忘,回忆自己出海时的勇敢、处置危险时的谨慎、对大海的敬畏,他用无言的行动,展示了粗犷的渔民生活中的深情一面。小说把那些讨海求生的艰险、海上相思的孤苦、海路精神的坚守生动地铺陈开来,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

  “岸上”各章则以镇上的现实生活展开,表现出城镇生活与传统渔民生活的冲突。正如作者林森所说,小说记录了老船长的故事,“他们最惧怕死在海里,有时又恨不得立即死在海里。他们越是在海里跌宕起伏,越是在弃船上岸之后,变得尴尬无语。大海如此无常,在陆地上无比确信的东西,在海上往往荡然无存,出海的人不得不相信某些虚妄之物,总觉得那些风浪的背后,有一些目光在注视着,他们也就有了诸多的讲究与忌讳……”

  老一代渔民不再下海,后辈年轻人逐渐进城工作,即使留在镇上的年轻人,多数从事海洋工艺品经营,只不过转手卖货而已,很少出海从事传统渔业劳作了。而且如今出海使用的是更先进的渔船和卫星导航,不再依赖祖辈代代相传的罗盘和《更路经》,也不再举行祭海仪式,甚至很多人一门心思只想着赚钱,违背了人与海洋那种朴素和谐的依存关系。渔村的古朴、传统在这种碰撞中显得脆弱不堪,风雨飘零。像老苏和阿黄这样的老渔民,他们毕生与海洋搏斗,海洋深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人生暮年,他们不断回味着与穷凶极恶的海洋生死搏斗的经历,也不断回想着那些已经消失在海上的面孔,怀念渔村那些出海遇难的“兄弟亡魂”,仿佛他们在海洋深处向他们招手,回归生命的源头。

  “乡土叙事,精神还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母题,从鲁迅、沈从文到陈忠实、韩少功、贾平凹等,无数作家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传统乡村、乡土、乡愁的批判、反思或是眷恋,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宝库,勾勒了民族的乡土文化记忆。但是大体来说,乡土小说建构了一个城市/乡村二元对立的格局,作家们在这个框架一下,搭建着自己的七宝楼台。

  《海里岸上》倾听来自海上老渔民的心声,讲述了他们世代讨海求生的故事,这在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乡土叙事谱系中是颇有意味的存在。小说没有单纯地突出城乡对立的视角,而是试图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联系,重建新形势下渔村的转型发展之道,它以更为现代的眼光,连接起传统和现代的故事,让祖辈的记忆在山海间复苏还原。

  老苏、阿黄这样的老渔民和子女有着生活方式上的冲突,城镇旅游产业也冲击了渔村传统生产方式,但这种城乡之间、代际之间并不是判若鸿沟的森严壁垒,彼此之间潜藏着悄然的互动与和解。老苏将珍藏的罗盘和《更路经》卖给了收藏家,帮助儿子度过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在现实生计面前,他也没有固守祖传的出海宝物,他相信《更路经》比人活得长,卖给懂行的人,会保存地更好。在这里,作者并没有苛责老苏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毕竟在生存现实面前,人们常常不得不随时而动,穷则思变,况且这种灵活的选择也许促进了渔村新的发展变迁。小镇在禁止砗磲贝类产业后,转型发展渔业旅游,重启开渔节和古老的祭海仪式,老船长们的生命记忆得到官方的认可和鼓励,得以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传承。

  小说中有一个特别的“文眼”——《更路经》,这是千百年来渔民们用来指导航程的“海上地图”。在人们不能飞高、不能从卫星来俯视大海的时候,一代代的老船长接续记录,综合时间、水流、风向、天气等因素推算出航行海域的水文、暗礁、岛屿、气象,从而在漫漫海域上辨别方向、躲避风浪、寻找渔获。老苏对《更路经》和罗盘的珍视,源自于对祖辈血汗乃至生命积淀的感恩,对大海的深情、崇敬、依恋,凝缩着渔民对南海的记忆。

  面对南海这片“祖宗之海”,这些珍藏的《更路经》,又何尝不是在直观地宣誓南海主权,如老苏所说,“不说别的,我们一个小渔村,这些年就有若干好多人葬身在这片海里?我们从这片海里找吃食,也把那么多人还给了这片海,那么多祖宗的魂儿,都游荡在水里,这片海不是我们的,是谁的?”在他们出海的那些年里,“捕捞不仅仅是捕捞,也是凭着一股中国人的热血在自己的海域巡游。”

  由此,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乡土文学作品,洋溢着浓烈的海洋气息,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渔民个体的记忆、温情的关怀,还能观照当下渔村现代化转型,更是从中折射出海洋空间里的家国情怀,丰富了我们对经略海洋、走向深蓝的思虑认知。(李健)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