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才庶
动画短片《包宝宝》从最普通的母爱出发,演绎了存在的产生与救赎。片中,母爱构成了一种哲学情境,展现了在爱的事件中人的选择及其后果。一种深沉而残酷的母爱,正在更新我们的生命,正如璀璨的星光
近日,由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的7分半钟动画短片《包宝宝》获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包宝宝》作为《超人总动员2》的附赠贴片,讲述了一个在国外生活的中国妈妈意外制造出包子宝宝,悉心照料其成长,后狠心将之吞噬,又迎来儿子回归的故事。
动画短片,通常在电影正式开场前播映,就如《包宝宝》和《超人总动员2》的关系一样。动画短片的内容制作,始于电影短片和商业广告的尝试。创造性地表达故事,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宗旨。皮克斯一直鼓励创作者寻找讲故事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作为皮克斯成立32年来首位执导短片的女性导演,石之予擅长将中国元素充分融入作品中。导演的华裔身份,场景设计中的中国符号,让人不禁联想起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力量。
《包宝宝》是美国成熟的电影工业规范体系下的产物,之所以能够同时打动中美观众,是因为在跨文化差异中,捕捉到了一种共同的情感——母爱。全世界观众,都能看懂它是在讲母爱。以萌态的动画方式表达情感,短片中忧郁而深情的母爱超越了族群差异,谨慎而独断的母爱又成为亚裔家庭的隐喻。由此,这种复杂的母爱,在荧幕上构成了思想的张力。
母亲精巧、娴熟地做好了中式早饭——包子。丈夫一口一个,匆匆拎上公文包出门上班。孤独的母亲正要品尝寂寥的人生,包子突然化为初生的宝宝。婴儿纯真的面庞浮现,天籁般的啼哭响起,母亲从此有了包宝宝的陪伴。她用心呵护包宝宝的成长,就像所有母亲温情的举动,给他拥抱,为他做饭、量身高、买零食……直到有一天,包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想和小伙伴踢足球,想和女朋友谈恋爱,而这些都被母亲阻断了,于是他愤怒地离家出走。惊诧的母亲更加愤怒,一口将包宝宝吞到肚子里,灾难来得猝不及防。这一瞬,变成了惊悚片。实际上,这只是一场幻梦的终结,包子终究要被吞到肚子里。后来,母亲的儿子出现了,长了一张和包子一模一样的脸,让人忍俊不禁。紧张的母子关系终于和解,父亲、母亲、儿子、儿媳一起做包子。洋媳妇做包子不露馅的手法,赢得了父母的赞赏,获得了身份的认同。一家人其乐融融,有了个幸福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在短片中严重缺席,只出现在开头和结尾,与包宝宝的出生、成长、叛逆和消亡基本无缘。父亲的无端缺位,让人联想到冷漠的夫妻关系、残缺的亲子关系。母亲的角色,也就凸显出来。昂扬或者消沉、欢欣或者颓废,母亲的情绪全然寄寓在儿子身上,由是产生了一种变态的占有欲。当这种占有欲造成了毁灭式的结局,母亲只能无助地痛哭。这是爱与死的交融,死亡是对爱的抵抗。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电影的问题其实是关于存在的问题,只有从最普通的情感出发,才能触及最细腻、最有力的存在因素。《包宝宝》从最普通的母爱出发,演绎了存在的产生与救赎。
将一场奇异的母爱安置在中国家庭,《包宝宝》中无论是唐人街的标志、客厅悬挂的“福”字,还是包子、豆腐等中国菜肴,或者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面庞,都在强化观众对于中国式母爱的认知。以包宝宝长出胡子为分割线,之前是母亲对于孩子的养育与保护,之后则是母亲对于孩子的干涉与抢夺。前者具有普遍性,是所有母爱的基础;后者具有特殊性,是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对中国式母爱做出的陌生化处理。
按照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观点,“电影是一种哲学情境”。电影在生活的断裂中创造新的可能性,哲学在这里提醒我们必须思考事件,并思考生活的变化。在《包宝宝》中,母爱构成了一种哲学情境,展现了在爱的事件中人的选择及其后果。对于这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中美两国观众的共同尺度应该来自对母爱的体悟,并在其中完成对过去为人子女的追忆,以及对未来为人父母的想象。一种深沉而残酷的母爱,正在更新我们的生命,正如璀璨的星光。普适性的温暖母爱、特定性的东方情调,帮助《包宝宝》完成了观众的期待视野,达成了奥斯卡的奖项角逐。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让观众在感动之余,得到一种智慧的启迪,并生发出对于特定文化的尊崇。这是艺术作品的文化使命,也是其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体现。
(作者周才庶系南开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