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4-02 12: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歌剧》杂志主编 游暐之

  这世上,如果一个人具备一项特殊的才能,上天就会赋予其一种特殊的使命。只是,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往往就会把自己独一无二的才华,当成是郁郁不得志后的消遣。比如李白,一生最大的抱负其实是做个政治家,但始终未能如愿。以李白激情恣意、行事高调、傲世轻物的个性和处事方式,完全是典型的文人艺术家,既不具备政治头脑,也不具备政治手腕,官场如何容得下他?我们今天读起来痛快淋漓、大气磅礴的诗句,当时其实是李白的牢骚之言。他那句著名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听上去铁骨铮铮,细琢磨,总有些“酸葡萄”的味道。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李白没有成为政治家,他的终极使命是做中国的“诗仙”。几百年后,同为文学家的蒲松龄,字“留仙”。二人同为“仙”,都有异于常人之处。蒲松龄最大的成就,是为后人留下了那本充斥着狐精鬼怪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现在的人,习惯把“聊斋”二字等同于“鬼怪”。其实,“聊斋”最初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过去的文人,喜欢给书房起个名字,来寄托自己的情怀,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陆游的“老学庵”等。蒲松龄的书房名为“聊”,由此可以判断,他是个特别爱聊天的人。“聊斋”,就是聊天、侃大山的地方。和鬼有关的是“异”,就是非常之事、灵异之事。“聊斋志异”,意为在“聊斋”这个书房里记录鬼怪异事。

  蒲松龄的一生,可以用16个字概括:小时了了,大未功成,中年著书,身后得名。中国古代读书人,第一要务是求取功名。蒲松龄虽不是书香门第出身,但自幼也是饱读诗书。19岁时,他参加童子试,一举夺得县、府、道三试魁首,被当时的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为“名藉藉诸生间”,意思是所有考生里最优秀的。然而,中了秀才之后,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就一直不顺。儿子诞生,添丁进口,开销也增大。此时的蒲松龄,为了养活妻儿,除了要应考,还要工作。到乡塾做教书先生,成了他的主要职业。

  直觉上,笔者认为蒲松龄的个性是随和的,心态也是随缘的,属于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蒲松龄在做“小学老师”的同时,还给当官的朋友做幕僚,也研究中医药理论,给人看病。除此,还种些田地。除了文学,他还对音乐、戏曲、社会学、医学、农业等都有研究。他的著述中,有俚曲《姑妇曲》《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丑俊巴快曲》,戏本《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社会学方面,有《婚嫁全书》;医药学方面,有《药祟书》;农业方面,有《农桑经》等。可见,蒲松龄的涉猎非常广泛,生活积累也很丰厚。这些,都为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蒲松龄,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短篇小说之王”。《聊斋志异》中的491篇作品,耗费了他将近20年的时间。为什么会创作《聊斋志异》,真实原因不得而知。但笔者估计,与作者屡试不中有关。人总要排解郁闷,鬼怪小说的写作,可能就是蒲松龄释放精神压力的最佳出口。蒲松龄的文学创作,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他没有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而是经常一大早就拎着泡有浓茶的大茶壶,再带一大包香烟,来到路边,铺上席子,拉着行人和他聊天,专门打听一些奇闻异事。他的茶和烟,往往在聊天时派上用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除了和人聊天,博览群书的蒲松龄,还会把古书中的一些故事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在《聊斋志异》中,大约有百十来篇,都是从前人的作品中撷取来的。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崂山道士》,就是把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的三个小故事《纸月》《取月》《留月》改编、扩充而来。蒲松龄把从各种渠道搜集的素材,根据创作需要进行加工整理,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文学名著。

  《聊斋志异》的写作,很可能带给蒲松龄很大的精神愉悦,所以他对此近乎痴迷。也因此,与科举、官场那一套渐行渐远。好友张笃庆,很为他的状态着急。那时,吟诗作赋的文人都不是社会主流,更不用说创作“邪门歪道”的鬼怪小说。所以,张笃庆劝蒲松龄“聊斋且莫竞谈空”。但是蒲松龄很倔,或者说,他在写作《聊斋志异》的过程当中,对于人生、社会有了更加清醒、深刻的认识与判断。再加上他信奉道教,尊崇自己的内心,故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

  《聊斋志异》共8卷,约40余万字。每一卷都构思新颖、奇谲多变、幻异曲折、讽喻深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那种想象力、表达力、深刻性,让人觉得是有仙人之手代为捉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的评价,准确地说出了这部作品的精髓所在。在贫困交加的时候,蒲松龄一边教书一边著述。康熙十八年(1679年),这部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好友高珩为之作序。此后,蒲松龄不断地增补和修改,直到定稿。虽然那时已经有了刻印社,但蒲松龄根本没钱去大量刻印。所以,这部著作一直在小范围内传阅,被好友们推崇备至。同乡好友王士祯曾为《聊斋志异》题诗曰:“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虽然蒲松龄也因一部《聊斋志异》声名鹊起,但小说没有正式出版,也赚不到什么钱。蒲松龄除了教书做幕僚,其余时间还是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参加科举考试。46岁时,方被补为廪膳生。所谓廪膳生员,就是虽然没有官职,但公家会给你提供膳食。72岁时,蒲松龄被补为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就可以当官了,蒲松龄确实也得到了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初中副校长。四年后,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1715年2月25日)酉时,蒲松龄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6岁。

  51年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聊斋志异》正式刊刻行世,引起强烈轰动,人人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虽然蒲松龄没能亲眼看到《聊斋志异》刊行后的盛况,但若在天有灵,一定会很欣慰。蒲松龄更想不到的是,二三百年后,他的作品不仅作为经典文学著作大量出版发行,也成为影视、戏剧舞台的宠儿。今天,我们看到的各色“聊斋”,有的是尊重原著的演绎,有的是推陈出新。只要核心思想把握精准,这样的解读就是可取的。

  笔者不反对在经典基础上的全新创作,但创作首先是“创”。何谓“创”,就是“创造”“创新”。缺了这两点,只剩下“作”的话,那只能是假借经典之名的一种哗众取宠而已。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普世的永恒价值。虽然永恒不意味着固化,但如果一种“创作”,并不能从经典中出新,不能比原著更具想象力、创造力和深刻性,那么又有多大意义呢?笔者建议,创作者认真、深入地领会原著的精神内在,而不要浮皮潦草。否则,作品只能是火光一闪的易冷烟花而已。(游暐之)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