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刘幸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从(全国)现有的破损古籍的数量和现有修复人员数量的比例来看,把所有古籍修复完大概需要800年。”今年4月23日,在吉林长春,吉林大学举办古籍修复体验活动时,古籍修复师张华如是说。
我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留给我们很多珍贵文物,当它们呈现在人们眼前,文明的璀璨魅力亦同向我们涌来。但还有一些珍贵事物,更依赖口耳相传或是以心传心,譬如李太白的诗、苏东坡的词。有时候,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海外游子与家国之间最深切的牵连。这些文字诞生于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华文明。这类精神性财富,同样有赖于物质传承,那就是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
“典”的字形,原本就表示手捧竹简。先秦的孔子、庄子都曾将自己的智慧书写在竹简上。而后发明了纸,再往后,雕版木刻和按捺上墨技艺成熟后,才有了一般意义上的古籍。一块雕好文字的木板只要精心呵护,就可以用墨反复翻印,文明传播的节奏自此加快。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所有古人的字句,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一方式流传下来的。
古籍刊刻,开端于宋,宋刻本自然成为了日后众多文献的源头,故而有“寸纸寸金”的美誉。今天我们能读到这么多李白的诗,原因之一就是宋人刊刻的《李太白文集》一直备受珍视,流传至今。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刊刻本作为载体将李白的作品记录下来,今天我们的共同文化记忆里,还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个句子吗?
古籍善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沉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勾勒着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发展脉络。作为中国人,每每面对这样的文化财产,我们都会倍感自豪。然而,守护这丰厚且珍贵的文化财产,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籍是纸和墨的结晶,难耐水火,不堪日照,甚至区区霉菌都有可能暗中毁掉一本珍贵的古籍,从而让我们的文明多一个缺角。今天现存于各家图书馆的古籍,已然是历经风雨的幸运儿。古籍修复师的工作,就是让这些文明的载体重获新生,让我们的文明少一些遗憾。
这是一种凝视过去但却望向未来的工作。古籍修复师要确保其经手后的被修复古籍,能够稳妥、长久地存在下去,所以对修复工艺的选择,修补材料的选取都慎之又慎,而且下手既要精准,又要平稳。我所认识的每一位古籍修复师,无不是性格极为平顺之人。或许没有这样的性格,很难耐受这样一份工作吧。
然而,修复师张华那番话,足以让人们感知到她心中的焦虑。如今,从事古籍善本修复这项事业的人数很少,因此,“把所有古籍修复完大概需要800年”。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样一份工作的价值不能在社会上得到彰显,如果未来愿意从事此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那么,恐怕修复时间并不只有800年。我们甚至无法预知,会有多少古籍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得不到及时的照料而被彻底毁坏。过去,有很多古籍因为种种变数,最后只能被图书馆工作人员标示为“佚”字,再也不存于世间。发生在古籍身上种种可能的灾难,令人痛心。而这,才是最令人焦虑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讲,像吉林大学举办的这类古籍修复体验活动应当多办,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职业,破除对古籍善本的神秘感,增进对它的敬重感。各级政府和大学尤其应当拓宽渠道,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并增设相应的工作岗位,让古籍修复师可以更安心地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更安静地为每一页书把脉。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因素还需要大力弘扬。只有当更多的人亲近古籍善本,那一页印刻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式家国情怀的泛黄纸张才会更有份量,才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爱护。就如近期的“文脉颂中华•e页千年”中华古籍善本网络主题传播活动,让更多人与千年古籍相遇际会。借助以古籍善本为中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让人们亲眼见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在这个时候,古籍善本就不仅仅只是一种物质形态,而是化身为一种强大又持久的精神力量,推动国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奋斗不息。(刘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