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慧中
仲夏时节,草木葳蕤。艾草清香交融着蜜粽甜香,沁人心脾。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如期而至。端午节历史悠久,民俗丰富,可谓一个色香味皆妙的节日,颇受历朝历代的重视与喜爱。例如宋代,将端午节设为假日,继承并创新了相关民俗。宋词中的端午节,耐人寻味。
美味:端午美食
宋代时,端午节美食众多,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便有所列举:“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花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葛蒲、水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其中,粽子已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端午美食,又被称作“角黍”,因其由黍米制成,形状为尖角。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中的“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写端午开宴,自然要有金黄的粽子这道佳肴。粽子与亲友共享才更加香甜,于是,李之问在《失调名》一词中写下“愿得年年,长共我儿解粽”,在粽子中包进亲情之美。
另有“白团”这一端午美食,今时虽已消失匿迹,仍可于宋词中一品。张耒《失调名•端五》中有“水团冰浸砂糖裹”一句,可见白团用砂糖裹成,晶莹剔透,还以冰浸,类似当今的某种冰点,清甜爽口,颇有消暑之妙。值得一提的是,宋人还创新了白团的口味。例如张孝祥《点绛唇》中的“麝团孤黍”,“麝团”便是添加了麝香的白团。
若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饮品,则非菖蒲酒莫属。菖蒲酒不仅口感独特、芳香醇美,更有养生健体之功效。从欧阳修《渔家傲》中的“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向子諲《南歌子》中的“共饮菖蒲细,同分彩线长”等句子,皆可见宋代端午节饮用菖蒲酒非常普遍。米友仁《小重山》“一枝低映宝钗横。菖蒲酒,玉碗十分斟”写佳人所斟之菖蒲酒,定是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吴潜《沁园春•戊午自寿》“纵葵榴花闹,菖蒲酒美,都成客里,争似家边”写独在异乡之菖蒲酒,想必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风味:端午民俗
端午节有许多特色民俗,其中佩戴五色丝线制成的“长命缕”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早在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中便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又曰,亦因屈原”。宋词中的五彩丝、朱索不但有驱邪辟瘟的本义,而且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例如张耒《失调名•端午》中的“手把合欢彩索,殷勤微笑殢檀郎。低低告,不图系腕,图系人肠”,把佳人想用朱索牢牢拴住情郎的莞尔娇羞情态,描摹得生动传神;蔡戡的《点绛唇•百索》“纤手功夫,采丝五色交相映。同心端正,上有双鸳并。皓腕轻缠,结就相思病。凭谁信。玉肌宽尽。却系心儿紧”,同样将五色交织、轻缠皓腕的朱索作为爱情相思的象征。
端午节不可或缺的辟邪之物,还有艾草制成的“艾人”“艾虎”。悬挂艾人于门户,佩戴艾虎于身侧,至今仍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宋词中多写艾虎配美人,尤显生动可爱。例如王诜《失调名》中的“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张炎《蝶恋花•赋艾花》中的“巧结分枝黏翠艾。剪剪香痕,细把泥金界。小簇葵榴芳锦隘。红妆人见应须爱”,则描绘了做工更加精美的艾花,颇受红妆佳人的喜爱。
端午节最为重大的民俗活动当属赛龙舟,古代称为“竞渡”。竞渡本为纪念屈原而产生,后世逐渐重视其娱乐功能,在宋词中有所反映。例如“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竞渡》视听结合,渲染出声势浩大的端午竞渡场面,令人身临其境,感受到竞赛的雄浑气势与节日的欢乐气氛。
情味:屈原精神
端午节的重要意义,是纪念自沉汨罗江的伟大诗人屈原。屈原的精神,早已融入端午节之中。宋代词人,不约而同地遥想追思生活在割据动荡的战国时代,却文采斐然、志行高洁的屈原,在作品中融入屈原的精神光华,与之神交冥漠,使之光耀后世。
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一词,上片写的是端午时令节物,美食娱乐无所不包。“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凭吊祭江,吟诵屈原辞赋,词人不禁心生感慨,思绪蹁跹。“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的一腔忠爱热忱、满怀美政理想,俱已沉没于冰冷的汨罗江水之中,空留浸透他悲情血泪的楚辞篇章。苏轼周旋于北宋政治漩涡的一生,与屈原的人生都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堪称异代知音。
而南宋词人刘辰翁饱尝国破家亡之痛,沦为异族统治下的遗民而志节不移,更与屈原产生了强烈共鸣。“想重整荷衣,顿惊腰细。尚有干将,冲牛射斗定何似……重反离骚,众醒吾独醉”,刘辰翁的《齐天乐》,借缅怀屈原表达了英雄失路的悲壮,以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志节。在《金缕曲•壬午五日》中,刘辰翁又写下了“梦回酷似灵均苦。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屈原的辞赋,慰藉着刘辰翁受尽亡国之痛折磨的身心,使他如屈原一般不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矢志不渝,令人感怀动容。
香飘十里的端午美食,绚烂多姿的端午民俗,摇撼人心的屈原精神,在一首首宋词中描摹得淋漓尽致。文学与节日相映成趣,为彼此增添了旖旎的色彩。细细品味宋词中的端午节,欢欣与感动交织,诸般滋味袭上心头,回味无穷。
(作者胡慧中系吉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