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党史、用党史,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光明网特别策划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融媒体项目,推出“展览馆里的党史”系列专家解读视频。该系列视频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邀请权威专家围绕展览馆相关展品及主题进行解读,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本期,我们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的马克思原始手稿《布鲁塞尔笔记》讲起,谈谈这份手稿背后的故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高举旗帜 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层展厅的展柜中,陈列着一份相对完整的马克思原始手稿。那么,为什么要展出这样一份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的《布鲁塞尔笔记》呢?回望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因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成立,也因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源头活水,而《布鲁塞尔笔记》对于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缘起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历史贡献时将其归结于两点,即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这两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完整、透彻的表述分别来自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两本著作的起源都能在《布鲁塞尔笔记》中找到答案。《布鲁塞尔笔记》的主要内容不仅仅停留于对经济学的研究,更善于发现经济学背后反映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将经过无产阶级革命走向两个必然,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其实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学术研究始终围绕一个目的,即共产党人如何带领人民实现人类解放。中国共产党人也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透过《布鲁塞尔笔记》的手稿,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砥砺前行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的知识分子及仁人志士不断进行各种模式的探索,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三权分立、无政府主义等引入了中国,同时,社会上也掀起了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各种运动,但这些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1919年,中国的知识分子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掀起了新一轮文化革命,马克思主义也在此时传入了中国,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由此,一批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等。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普遍传播。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一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二是得到了人民群众普遍的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现实的结合就有了肥沃的土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接受是基于现实和人民的需要,历史和现实选择了共产党,同时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人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实践,取得了一个个伟大成就,也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形态,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守正创新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科学之所以科学,真理之所以真理就在于它不是一种僵死的经验,而是在坚守其基本价值逻辑的基础上不断地结合新的时代、面对新的问题,从而能给出新的答案。因此,我们要以坚持、发展、运用的态度和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和人民立场,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本身就蕴含着发展,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辩证法,即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来看待客观事物。第三点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实践性,运用就是要到实践中去,实践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就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
青年是中国的未来,做好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十分重要。作为一名马克思理论工作者,我认为应当注重结合新的传播手段,比如积极利用新媒体,结合青年人的阅读特点和兴趣爱好,将本真的马克思主义传递给青年人。此外,我提倡理论工作者要多读原著,因为只有每个理论工作者自身真懂、真学,才能真用、真传播,传“道”首先自己要悟“道”而后得“道”,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传到受众心中。
出品人:杨 谷
总策划:陈建栋
监 制:吴丛丛
统 筹:章丽鋆 施墨
导 演:张 晞
编 辑:刘冰雅
摄 像:常世林 梁爽
制 作:路天悦 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