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传播创新 讲好中国故事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
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镇之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媒体融合发展做出重大部署,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一年来,各新闻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可观成效。
例如,人民日报首创外媒定制推送外宣方式,2016年向国际主流媒体定制推送700余篇原创作品;新华社增强对外供稿能力,2016年日均对外发稿量增加至4500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遍布全球的100多家本土化整频率电台,覆盖了50多个国家的约5亿人口;2016年底,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正式开播,包括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如是,国际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很好地解决了中国故事能否被世界听到的问题。但是,听得见并不意味着听得进、听得懂。要让全球受众听得进、听得懂,还涉及传播者的沟通艺术、话语技巧。
在技术发达、媒介融合的全球化条件下,传播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接受者不再被动,而可能是积极的信息搜寻者、主动的意义解读者。有时候,精心设计的宣传话语散逸无闻,努力打造的传播战役无功而返;而偶发的社会事件、小人物的卑微故事却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带来社会动荡。换句话说,传播与接受,不再是一个“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直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要把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富有魅力的中华文化推向全球,需要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中国故事对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
一、中国故事对谁讲
连续几年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是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其中,各国青年群体相较其他年龄群体,对中国形象持有更加正面的看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形势更为看好。
中国故事的目标对象,首先应该是对中国持有公允态度、理性认知的知识界人士,他们是能够影响全球社会的文化精英。除此,对中国前途抱有希望的社会群体也应该受到充分重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华人与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很可能成为中国形象、中华文化在全球传播的理想二传手。通过针对目标受众的认真讲述,可以将中国故事层层扩散开来,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新技术媒介的广泛应用,可以一竿子插到底,打破传统时代各国政治精英对传播秩序的垄断。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不少外国人对中国从陌生到关注到熟悉,他们也有可能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听众。
二、中国故事讲什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故事丰富多彩。但是,面向世界人民,应该讲些什么?当代中国,不仅有光鲜的成就,也有奋斗的艰辛。中国人民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伟大历程值得称道,普通百姓柴米油盐的真实生活、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讲故事是调动感情的活动,需要有情节、有起伏、有戏剧性。有鉴于此,我们应该重点选择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巧妙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同理心、中华传统对周边民族的文化特异性,面对不同对象,采用差异策略,将中国故事讲得入情入理、引人入胜,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共鸣。
例如,针对环境、教育、医疗、养老等全球性问题,以及人类对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共同向往,积极从中国故事中挖掘带有人文关怀、公共精神的生动案例。
三、中国故事怎么讲
各种体裁、各种类型、各种流派,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戏剧综艺,都可以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但重要的是,不能一招通吃,而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设计独特的传播方法,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例如,对不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西方民众,可以采用“透明化”叙事策略,讲直白易懂的故事,以克服认知差异,减少文化折损;对具备相似或者共同文化偏好的东南亚地区民众,则可以采取“相关性”叙事策略,讲得更全面、更深刻。
除此,讲故事的“人”也很关键。公众形象,是所讲故事取信于人的重要因素。在讲述中国故事方面,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创新渠道也应尽量挖掘。主动规划和既定方针,当然更易于把控,但借船出海、随机应变也很重要。2016年,中国记协邀请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等31个国家的38个新闻代表团来华访问,展现“中国道路”的实践和成就;中国日报推出“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系列报道,都旨在另辟蹊径、借势用力,值得借鉴。一言以蔽之,要讲好中国故事,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才是关键。(郭镇之)
[责编:李姝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