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手艺人变成“守艺人”
——访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
作者:石依诺
伴随着一声响锣,泰山石敢当在舞台上赤手空拳“杀破狼”,一时“血溅”舞台、掌声雷动。等到灯黑落幕,皮影戏老艺术家范正安从幕后走出来,原来舞台之上所有的精妙绝伦,都出自老人一人之手。这就是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艺术“十不闲”皮影戏——一个人要身兼演员、乐队、配音、导演、剧本创作多重角色,也被称为“皮影独角戏”。
主持人向台下“揭秘”皮影戏背后的故事
泰山皮影戏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经过历代传承,泰山皮影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表演技艺、雕刻方法和口传剧本,而且有许多新发展。范正安是中国皮影艺术的集大成者,完全继承了其皮影独门绝技“十不闲”——即一人演出一台皮影戏的功夫炉火纯青。
“传统艺术不是不吸引人,而是要看你有没有吸引眼球的能力。”范老先生对记者说,传统文化要想得到传承,就要看艺人是不是实实在在做事,“对于很多艺人来说,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范老先生自己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他8岁拜师学艺,迄今已从事了64年皮影戏表演艺术,是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年逾古稀,当同龄人们都在安逸的享受天伦之乐时,范正安老先生依然钻研皮影艺术,在完整的保持泰山皮影传统的基础上,又广泛的吸收了西河大鼓、山东四板书等表演技艺,表演者在同一时间“脑里想着词儿、嘴里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锤儿”,相当于五官、四肢、头脑一刻都不能闲着——这就是“十不闲”皮影戏,即“皮影独角戏”。2007年,文化部组织专家调研后宣布,泰山皮影中的“十不闲”皮影戏是目前全世界仅存的一家单人皮影戏,范正安先生成为“十不闲”绝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中国皮影”项目以范老为重要专题递交了申报材料,顺利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十不闲”皮影戏中,范正安是主角,也是配角,根式伴乐、道具、导演和编剧。
范正安老先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皮影表演艺术,也见证了皮影艺术的兴衰起落。他认为,手艺人要承担起传播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要扛起这面大旗。“现在的传统文化就是在与西方文化抢夺孩子的阵地。”范正安对记者说,现在的孩子受西方文化影响太深,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没机会接触。范正安向记者介绍,他在高校进行巡回表演的时候,台下的学生们目不转睛,表演之后特别激动的找他合影,甚至有很多学生拜他为师,以表演皮影戏谋生。“我现在已经收了28个大学生,他们现在发展的都很好,收入比他们的有些同学还要高。”范正安自豪的对记者说。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范正安将巡演的舞台扩展到了社区,4月9日,范正安在珠海市拱北社区进行义务演出,以讲课和亲子体验的形式让社区的小朋友零距离接触皮影艺术,还给孩子们送礼品。赠送的小礼品都是老先生花上大半天功夫亲自刻出来的皮影书签,每一刀都凝结着老人的心血。“只要孩子们喜欢,文化就能够得到传承。”范正安对记者说,看到孩子们能够了解和走近皮影艺术,一切辛苦都不值一提。
当范正安老先生缓缓的从幕后走出来,所有人都惊讶于“十不闲”的精妙,如潮的掌声舒展了老人两鬓的皱纹。殊不知掌声背后,是老人六十几年的坚守与钻研,当手艺人变成守艺人,他守的不仅是曾经的文明,更是被年代冲淡的需要。(石依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