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剧情梗概:
本剧以入藏之后的文成公主有两次回大唐的机会、但她最终放弃没有东归为抓手,展示了一位普通的王族宗室之女成长为藏族百姓敬仰的“绿度母”的过程,体现了历史上唐与吐蕃水乳交融的关系,谱写一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的史诗和赞歌。
作者简介:
张泓,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师。剧本曾获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铜奖等,论文获中国戏剧文学奖一等奖、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二等奖等。作品有越剧《仲夏夜之梦》、小剧场京昆剧《荼蘼花开》(北京京剧院)、秦腔《司马迁》(西安秦腔剧院)、锡剧《白兔记》(常州武进锡剧团)等。专著有《大武旦王芝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青衣翘楚李炳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毕谷云:艺术与人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创作心得:
文成公主是古往今来唯一一位被汉藏两族长久敬仰、并被藏族人民供奉为“度母菩萨”的汉族女性。她入藏和亲直接提高了吐蕃的生产力,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她在吐蕃当地被神化,不是官方意志,而完全出于人们的自觉自发,其丰功伟绩深入人心,源远流长。
2014年,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成公主生活得并不幸福》,文章的观点有待商榷,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文成公主入藏后,一直没有生育。结婚9年后,松赞干布即撒手人寰,其后她成为寡妇,孤独地熬过了30年,其间有两次回长安娘家的机会,她都没有回去……这些资料对我形成了很大的触动。我感觉到,这对于塑造一个新的文成公主形象、对于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有家为什么不回?是不想回还是没法回?如果是后者,究竟是什么事情拉住了她的脚步?是偶然还是必然?这是否是她在藏地被长久歌颂的原因之一?一个人为什么拒绝落叶归根而选择滞留远方?多年之后,她会不会为此而遗憾……想法越来越多,由此勾连出一些情节、细节,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写作驱动力。
之后,在广泛搜集文成公主题材的史料之后,我捋出了人物的大事记。她16岁入藏成亲,25岁成了寡妇,之后30年,她搬到雪山深处,与吐蕃百姓朝夕相处,几乎变成了一位吐蕃人。当唐王遣使请她回长安安享晚年时,她婉拒并留在了那片滚烫的土地上,卒年56岁。我感受到,文成公主是三秦女儿,她身上具有陕西人特有的豪气、侠义、热忱、勇敢、倔强、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因素,体现着陕人气派、陕人风格。
随之,对人物的刻画,沿着以下的路径渐渐展开——
当她16岁得知被钦定为和亲人选时,虽然也有留恋不舍,但性格中的好强和比较宽阔的视野格局促使她迈出了第一步,毅然别家,昂然上路。
当路遇艰险、送婚使又为了救自己而昏迷不醒时,她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顾千金之躯,独自深入险谷寻找草药,因此得以与松赞干布不期而遇,她的俏皮、活泼、自尊、可爱一览无余,打动了松赞干布。
一年后天竺国冒充大唐、边境挑衅的事件,是她第一次遇到的极其重大的政治挑战。为了不辱使命、也为了证明自己和大唐的清白,她身怀六甲、主动请命、深入敌腹、探明军情,在完成使命的同时,却不慎流产。这时,一个女人的委屈、软弱、怨尤、愤懑、痛苦喷薄而出,思乡之情一发不可收拾,她不管不顾,要“回家,回大唐”。而此时,松赞干布的一声“文成就是大唐”让她心头震撼,重新认识了自己,明晰和坚定了自己承担的艰巨使命,同时也在鲜血交融中,升华了夫妻情感,他们彼此相知、相融了。
松赞干布东征西战,积劳成疾,文成为了照顾丈夫,决定陪夫出征,却得知母亲病重,希望临走前见儿一面。这又是一场撕心裂肺、痛断人肠的抉择!为了保得吐蕃江山大业,文成思前想后、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违背母亲的意愿,留下来与松赞干布并肩作战。
如果说这次不回,是文成不得不为之;那么五十六岁、白发苍苍的文成选择了不回、留守雪域高原,则是她自愿的选择。其时并无战乱、并无具体要留下的理由,她完全可以叶落归根、安享晚年,但此时的她,已经成了半个吐蕃人,已经紧紧和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联系在一起了,这片土地回馈给她的情感,让她动容、难分难舍,最终,她再次选择了留下,与吐蕃大地生死相依,永远陪伴。
在创作中,我努力清晰地刻画出文成公主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政治、历史背景下的性格、思想特征,尽力打造出人物一步步成长、成熟、最终成为“度母菩萨”的轨迹,张弛有度、把握好心理节奏和演出节奏,塑造一个秦腔特有的、有浓烈情感浓度和深度的文成公主。但是,任务艰巨,困难重重。史料的缺乏和对于藏地生活的不熟悉,特别是自己的写作经验和笔力的有限,对于完成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人物形象,明显是力有不逮的。虽然前辈专家、编剧们给予了我很多珍贵的意见和建议,也反复修改了若干稿,但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在未来的排演中,继续打磨、修改,进一步夯实情节、淬洗人物,使得剧本更加成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