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原团长、艺术指导、一级编剧 杨月林:
巴金先生的《家》确实是一部文学巨作,给我们在舞剧创作上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和基础,使我们无需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额外再下多大的功夫。用一种舞台剧的形式把这部作品演绎出来,且舞蹈、音乐、舞美都很鲜明,可以说舞剧《家》很好地表现了四川舞台剧艺术及四川文化的魅力。
今年5月份我在成都看了《家》的演出,并参加了一改研讨会。与之前相比较,这次观看该剧的整体感觉是剧情上更为完整、脉络上更加清晰,故事讲述得真诚且感人。在短短几个月内做了如此大的修改,可见何川导演他们下了很多的功夫。不过坦诚地说,我这次看剧时的冲动感或者说兴奋感不如第一次那么强烈,这可能跟我是第二次看有关系,毕竟第二次看一部剧时在情感上会更为理智。因为我们都看过原著,所以第一次看这部剧的时候,从舞美到音乐等等,我们都有很大的期待,看完之后大家都觉得不错。其实评委在看一部剧的时候,并不是像观众一样在轻松地欣赏这部剧,而多半时间是在挑毛病,同行们看剧累就累在这儿。这次看演出,我也是在一边欣赏着一边挑毛病,这也是一个促使自己长进的过程。
但需要指出的是,就目前来看,仍有一些内容值得我们商榷。下面我就把一些具体的感觉谈一谈,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问题,还是我上次提到的,就是精彩的、合适的、漂亮的舞段还比较少,作为一部舞剧,观众还是期待能够看到一些精彩的舞段。当然,我们说的舞段不是纯粹地为舞而舞,它肯定是推动着剧情发展的必须要有的舞段。比如说茶作为道具出现的时候,就可以编排出一个很漂亮的舞段,作为单独演出,因为茶文化也是四川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舞蹈演员应该有其典型的动作,鸣凤的典型动作是往回收,她在端茶时也有这方面的体现,但是梅还有瑞珏,她们基本上没有太典型的类似符号的东西。不管是不是传统舞剧,都需要有这样的东西出现,因为这样典型的动作戏,它可能代表了一个人内心深层次的情感表达。现在呈现的这些舞蹈,我认为大部分是为了营造或者适应某些特定气氛的舞蹈,能够单独摘出来的具有文化品质的舞蹈还很欠缺。
此外,鸣凤跟觉慧的那一段双人舞,显得太表面,编导可能只注意了舞蹈的唯美和流畅,而忽视了里面应有的内核。鸣凤在这个舞段里面完全可以表示出来,或者隐露出来她的含蓄——她不好讲,但她又不能不讲。而觉慧方面,他就像一个完全沉浸在新文化新思想里面的一个傻小子,对鸣凤的情感缺少关注。这些复杂的内心情感在这个舞段中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来,使得这段双人舞显得空而单薄了。现在看上去都是漂亮的舞,但它跟这部戏没有多大的关系。我想这段舞蹈要排好了,将会是一段非常经典的双人舞。
我上次有提过,希望觉慧出场早一点,现在出现得是早了,但是缺少了一些背景交代——没有表明他跟觉新是兄弟,也没有表现他对鸣凤的好感。甚至在第一幕中他似乎都没有找好位置,悄没声息地下去了。我建议再给觉慧加一点内容进去,毕竟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
在第二幕婚礼一场戏中,墙上的“囍”字呈现的是灰色,导演们可能是想表达一种悲凉的氛围,但我认为这样少了一种生活的真实感!悲凉应该是观众看到红色的“囍”字后内心生发出来的情感,而不是外在的一种呈现,所以建议该是什么颜色还是什么颜色。
关于鸣凤手中拿着梅花的一段戏,我有疑虑,她是否因为想到了“梅”而感慨自己同样的遭遇;及至她死后,漫天的梅花飘洒下来,渲染了整个气氛,观众未必懂得这一段戏的真正内涵。要尊重原著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观众,让他们也能对故事一目了然。
还有,瑞珏在郊外难产,建议不要再用大椅子,服侍瑞珏的人也应该再减少一些,因为毕竟是在郊外,要体现一种荒凉感。而且现在瑞珏在表演这一段的时候肚子有点太平,不是大肚子,观众可能看不懂她是在怀孕,应该交代清楚这个问题。
总之,关于舞剧《家》的进一步打磨,我的建议是音乐等处还可以再调整,重点落在舞段的编排上,从审美、剧情以及人物关系等方面的要求,来综合把握。
(光明网记者付双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