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李姝昱)11月5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开题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召开。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担任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余开亮、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徐习文、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郭善兵、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韩伟。周公制礼作乐以来,中国礼乐文明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史和实践史,但在各个时期均显现出偏至和局限。近代以降,礼乐之于家国天下的宏大价值逐渐弱化。今天,全面把握礼乐文明的内涵,并重构它与文化建设的新型关系,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拟以史实考辨和线索梳理为基础,恢复礼乐文明在中国历史中的本来面目,并以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为旨归,研究其传承、转化和创新问题。
“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开题会议现场
开题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韦蔚在致辞中表示,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是民族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表现。中国传统礼乐文明怎样传承和发扬,怎样和当代的世界文明交汇融通,怎样在信息时代彰显重要价值,值得关注和研究。“‘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适逢其时,希望通过课题组的不懈努力、精诚合作,能够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方面不断有新成果、新突破。这一过程中,学院将尽可能提供支持和保障!”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社科处副处长王彦介绍,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是受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由文化部管理的3个单列学科之一。其中,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于2013年开始设立并面向全国招标。“希望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申报艺术学重大项目,关注当前文化艺术建设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希望‘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和北师大科研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田晓刚建议,在内容体系庞大的情况下,“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在专家指导下完善研究计划,做好项目衔接,力争按时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希望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师也能踊跃参与,使得项目更好地推进;希望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把课题组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随后,项目首席专家刘成纪教授汇报了课题设计和研究计划。他介绍,课题将在中国礼乐文明总论的框架下一分为四,研究礼乐与中国传统物质文明体系、制度文明体系、精神文明体系的关系,以及礼乐传统向当代文化实践的生成等问题。作为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将从美和艺术出发来深入思考并恰当论证。乐,与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密切相关。礼,从个体、群体、礼器角度,或意味着行为的艺术化、审美化,或作为一种典礼艺术(仪式性的活动)而存在,或具有礼仪美术的特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礼乐问题得以成为一个美和艺术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礼建立秩序,乐实现和谐。二者存在分裂,也在克服分裂。礼乐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共同的内在依据和外在呈现,包容的是一种风雅的精神。这种风雅,不仅指向个人,也涉及国家政治、国家理想。“在研究礼乐文明的当代生成时,需从哲学的奠基性出发,逐步往文学艺术延伸。”刘成纪认为,新儒家提倡的“阐旧邦以辅新命”,通过解释传统来为现代中国建立价值,可谓一个奠基性的问题。课题拟在此基础上,探讨近代以来文化政策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以及对传统的批判和继承。除此,文化遗产的调查,也是一个主要环节,旨在发现和印证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契机、生命力。
接下来,7位开题指导专家先后发言,对选题价值、项目内容、研究思路和可行性进行了中肯评价和分析,并为项目实施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望衡认为,课题设置合理,准备工作充分,学术视野宏阔,且对“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认知比较准确。在具体研究中,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要大胆地突出重点,注重深度。“在礼乐和艺术的关系中,诗教和乐教是个核心,建议课题突出诗教和乐教的精神。”另外,礼乐的源、体、用问题,也要尽量厘清。在讨论儒家的当代价值时,措辞应当审慎,避免强调过分。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法表示,礼乐文明主要是夏商周三代文明。以诗书画为核心的中国艺术体系,则是在秦以后建立起来的,虽然包含着礼乐文明的基本原则,但呈现形态和功能是变化的。这个艺术体系,不能简单地从礼乐文明角度来解读。“今天,我们恰恰欠缺的就是礼乐文明”,在古今对比上,怎样较好地切入?问题复杂,希望在关键点上有所突破。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指出:“课题思路清晰,学术视野开阔,有望为美学研究带来新的拓展。”当代文化建设如何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服务于人的精神建构?他建议,课题每一部分都主动贯彻当代的眼光,以此为前提做好材料取舍。同时,重视研究个人体验。在写作上,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做到语言明快而不晦涩,内容简练而不繁冗,以使项目成果走出学术圈,激励到更多有文化渴求的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叶朗认为,课题准备充分、论证详实,人员构成合理,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出积极的现实关切。礼乐文明除了具有日常行为规范的作用,关键还在引导人们提高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因此,希望课题突出人的培养。同时,对中华美学精神有所观照和探析。“另外,一些制度文明今天已经过时,具体内容在引用时要讨论什么,导向是什么,需要特别注意。”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表示,课题论证中提到的三重证据法,很有启发意义。其他学科在使用考古学的新成果时,材料和观点往往会滞后一些。这个课题,希望进一步追踪考古学的新成果,并处理好和文献记载、观念认知等的关系。“当然,考古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材料的不充分性,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项目研究在理论上可以尽量延展,但在史料、器物层面应当仔细推敲、慎之又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春青建议,首先要厘清礼乐文明本身的定位。几千年来,礼乐文明不断沿革、深入人心。中国人的思想、言行,处处可见礼乐文明的影响。其次,“礼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固然重要,但后来的文学艺术发展,有一个和礼乐文明相疏离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个过程,才成就了不少精品和经典。这种深入和复杂的内在矛盾,在讨论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引起注意。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景林提出,礼乐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价值系统,和现在的分科研究怎样协调?礼乐系统,不但要建立一种政治秩序,而且关涉人的生命整体。美,是在一个整体结构里显现出来的。“从艺术学角度来研究礼乐,自然要关注美的东西,但不要忘了原初的意义。”另外,礼乐文明在当代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课题研究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
诸如此类,言简意赅。“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刘成纪教授在致谢发言中表示:“各位专家提的意见和建议都很真诚、很到位,让人受益颇丰、脑洞大开。”他总结,所受启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恢复历史的过程,要有一个指向当代的目标,在课题各个部分都应形成对当代价值的凸显。第二,突出礼乐文明对人的精神境界养成的作用,让研究更具人性的温度、温热和温情。第三,文学艺术脱离礼乐文明的过程,对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礼乐文明的贯通和渗透形成了挑战。怎样把这两种美真正统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判断,尚需进一步思考。第四,注重对新史料的追踪和跟进。文献叙述在考古学里能否得到印证,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错位甚至矛盾,影响着研究成果的史料坚实性。(李姝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