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芳芳
“传说,古时候,印第安人曾在这儿一座小山上举行一次帕瓦仪式,那座小山一下子升高,耸入苍穹……这座小山东摇西晃起来,突然下沉,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逃了出来,她的名字叫瓦尔登……”一百多年前,一个不经常光临或者不在湖边居住的人可能根本关注不到的小湖,在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笔下成为了经典。瓦尔登湖,它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说起,逐渐变为一个符号。不同于“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瓦尔登湖在所有人眼里都一样,是一个被极简的、广阔的、自由的、能寻找到自我的心灵圣地。
“经过一个圆心能画多少个圆,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在这万千生活方式里,当时28岁的梭罗选择逃离世俗的繁琐和浮躁,独执一斧,走进瓦尔登湖边山林,在生长着北美油松、山核桃树和漆树,坡前长着草莓、沙樱、狗尾草和矮橡树等植物的小山坡上自搭小木屋,开荒种地,春种秋收,并据此写下《瓦尔登湖》。“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它的石岸,是他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的手心里,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
这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让无数人为瓦尔登湖神往,作家张炜甚至还亲身实践过:“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消耗甚少。我这会儿真的感受了美国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
在瓦尔登湖旁居住的两年多时间里,梭罗留意风景,用笔触记录时间与生命,记录日常与琐碎,记录潜鸟“呜-呜-呜-”的号叫,记录野鸽疾飞而过的感触,记录寒雾在溪谷中翻涌的美妙,记录森林绿色在轻盈的风中摇曳的自在……他在这寂静而漫长的时间里,在这纯粹的大自然里寻找真实的自己。于是,一个崭新的生命开始了:
“我本来只有耳朵,现在却有了听觉;
以前只有眼睛;现在却有了视力;
我只活了若干年,而现在每一刹那都生活;
以前只知道学问,现在却能辨别真理。
尤其是在这宗教性的诗里
其实现在就是我诞生的时辰,
也只有现在是我的壮年;
我决不怀疑那默默无言的爱情,
那不是我的身价或我的贫乏所买得来,
我年轻它向我追求,老了它还向我追求,
它领导我,把我带到今天这夜间。”
作家罗伯特·米尔德在阅读完《瓦尔登湖》说,这是梭罗带给读者“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介于纯洁的自然界和污秽的人类世界之间更为纯洁的形象”。是的,梭罗用自己的人生奏响了“另一种鼓声”,完成了“生活在别处”的尝试。他说:“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正如丰子恺所说:“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多数人在大千世界为华服美酒、夜夜笙歌而奔波,为名利富贵困囿,匍匐在外界的评判标准下,但是回归本质,维持一个人生活的必需品无非是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与其囿于生活,不如“卖掉你的衣服,保留你的思想”,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度过每一天。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说到底,《瓦尔登湖》就像是梭罗被公开的一本日记而已,只是他生活的一场短暂冒险,最终他还是回到了繁华的大都市去生活。“我离开森林,就跟我进入森林,有同样的好理由。我觉得也许还有好几个生命可过,我不必把更多时间来交给这一种生命了。”
梭罗并没有提倡所有人都如他一般“离群索居”,正如他即便在林中独居时,也总是“隆重地守候”客人的到来。他只是“不希望他们采取父母的,或邻居的生活,只希望他们能谨慎地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鼓励人们“到你内心去探险”,“这个探险一往无前,好像经过大地的一条切线,无论冬夏昼夜,日落月殁,都可以作灵魂的探险,一直探到最后地球消失之处。”
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意想不到的成功的。因此,即便生活在繁华熙攘的都市里,也别忘了“活得深刻”,别忘了你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这可是上天给予的,最丰厚的馈赠。(郑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