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蓬勃发展,但在人口“红利”和影院银幕等刚性增长之余,电影产业仍有待于全面优化和“升级”。如何提升作为生命线的电影质量?如何强化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如何规范电影的全产业链机制?如何建构一种兼顾电影的技术/艺术、工业/美学、技/道特质的“工业美学”原则?如何建设中国电影的新时代?这些都是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界、学界、业界实践与思考的共同主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人文论坛召开了以“迎向中国电影新时代—产业升级和工业美学建构”为主题的研讨会。
杨真鉴(真鉴影业董事长、创始人)
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在于受众的变化,我们当前面对的是全新的一个观众主体——95后,这群人被称为“互联网土著”,从小浸润在互联网世界中,在影像化、碎片化的世界中成长起来。
中国电影目前还处于后工业阶段和前工业阶段过渡期,这带来的一个严峻现实是,很多电影人并不知道中国电影是什么。我曾经担任过《画皮》的营销总监,《画皮》之所以没有在2013年乘胜追击推出第三部,就是因为没有做庞大的产业升级。现在是文化产业即将成为主流产业的重要历史时期,而文化产业的龙头就是电影,这将快速推动市场发展。而当前我们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画皮3》升级,升级过程中庞大的CPI处理及美学设计过程,强大如好莱坞也未必能应付。
中国电影产量以每年超过30%的复合增长率在发展,再过五年,中国票房将可媲美北美。在这样的数据背景下,我们能否为五年后的中国市场拍一部电影。支撑我们做出努力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庞大——只要能拍出观众喜欢、认可的作品,五、六十亿电影票房并不难。
中国人其实很幸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文化根基,这将成为赶超好莱坞的有力保障,因此中国电影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但我们目前的问题是,很多电影人并不知道中华文明是什么,中国根本的思想文化体系是怎样的,只一味向西方人学习。我们是物质资源的人均效果,但却是文化资源的人均大国,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完成文化题材创作,应该进行四个步骤。
第一,现代化解读:所有传统文化必须进行现代解读;第二,内容必须“接地气”: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放映、作用于现在,现代人理解不了,作品就是原汁原味的博物馆价值;第三,国际级呈现: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必须是美的、时尚的、国际级的;最后,世界级制造:制作出来的产品必须是精品。现在的年轻人是看着美国的电影长大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产电影水平与国际顶级电影还存巨大的鸿沟,当代年轻人是怀着原谅的心情走进电影院观看国产电影的,这对于我们电影人来讲是一种耻辱,长此以往下去我们必将被淘汰。基于这样的现实,电影从业者必须要建立产业思维。很多年轻导演都崇尚“文艺范”,对国家提出一些要求。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真正懂电影,伟大的电影人可以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中国电影当下最重要的是培养技艺合一的制片人,制片人首先是“制”艺术,否则就是后勤管理。因此对制片人的培养要着眼于艺术本身。毫不谦虚地说,完成这样的学习过程至少需要六年,因为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电影不是拍出来的,而是筹备出来的:把所有的镜头全部用实拍状态扫描下来、模拟出来,十几个部门再一起探讨故事逻辑、电影特效、艺术表达等等。剧组每月有4000万人民币的开销,有一天不工作可能就会破产。工业化模式下,电影人必须构建自己的产业方法和工作思维,不能盲目模仿美国。我们可以从技术运用上向他们学习,但应该将其先进的技术操作根植于我们自身的文化之上,用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驾驭先进的技术,而不应被其喧宾夺主。
(光明网记者石依诺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