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民族和国家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访青年摄影家德戈金夫
“德戈金夫虽未受过专业的人类学训练,却有着难得的学术视野,像《新草原照相馆》这样对某一地区的多族群系统性的拍摄,不仅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艺术创作,对当前我国影像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启发性和推动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如是评价。德戈金夫的摄影作品《新草原照相馆》,带有浓郁的影像民族志色彩,内容既客观真实又饱含温情,主题深刻、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先后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
德戈金夫近照
1985年,德戈金夫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专业。2013年,他考入日本大学研究生院艺术学研究所影像艺术专业,师从著名摄影家原直久教授,学习高品质银盐影像的制作、展示与长久保存。同时,还跟随摄影系主任高桥则英教授,研究初期摄影史,对达盖尔银版、火棉胶湿版、锡版、铂钯、蓝晒、蛋白、碳素、针孔等古典技法亦有实践。2015年,他顺利获得日本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并回到祖国。
德戈金夫的毕业作品《草原照相馆》,于2013年至2014年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以胶片拍摄完成。之后,又用了两年时间进行后期制作。作品从胶片冲洗到放大调色,均由德戈金夫本人独立完成。“拍摄中,我试图通过单纯的背景、单向的光源和穿戴整齐的民族服装的运用,营造出一种老式照相馆式的严肃、从容的气氛,展现古典式肖像特有的沉静和庄严感,以及作为生命证据的照片本身所应体现的更重要的价值。”德戈金夫介绍。
《草原照相馆》系列之一
饱含着作者心血和乡愁的《草原照相馆》,因精美的品质,在业界获得了广泛认可。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朱宪民认为,《草原照相馆》体现了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尊重的态度,并且很有时代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冯建国表示,《草原照相馆》在艺术、技术上都已达到一定高度,是近年来的精品。
艺无止境,在对《草原照相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德戈金夫一鼓作气,又拍摄创作了全新力作《新草原照相馆》。《新草原照相馆》在延续前作手法的同时,将拍摄范围从一个家族扩大至一个地区。作品以全球化浪潮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舞台,以古典大画幅银盐技法为基础,结合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视角,以及类型学摄影的方法论,对居住在当地的各少数民族群体进行了系统性的肖像采集。在他的作品中,“草原”一词已不再只是地理上的概念,而努力变得具有更多的符号学涵义。“照相”这一行为,也在田野中被赋予了更多的仪式感与象征性。
《新草原照相馆》系列之一
今年3月,“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新草原照相馆》作为参展作品,备受关注。除了展示作品本身,还配有多张工作照片,以及一台电视机来重复播放创作纪录片。展览现场,德戈金夫向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蔡武介绍了《新草原照相馆》的创作心得,并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采访。在他看来,这种立体的展示,足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和展览主办方的用心。
“歌德说,只要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冥冥之中就会有一只手在帮你。《新草原照相馆》作为我的个人项目,目前仍然在进行中,并将长期持续下去。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仿佛就是那只冥冥之中帮我的手,让我常常思考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德戈金夫表示,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有着独特的语言和美学体系。摄影固然可以用于个性的表达,但纪录才是其天然的使命与职责所在。今天,不少年轻艺术家比较注重个性的表达,而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作为一名摄影师,我热爱自己的专业,乐于借助手中的相机和胶片,来纪录身处的时代与时代的面孔。同时,作为一名在北京长大的蒙古族青年,多年来我试图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来思考人之归属问题,并希望为民族和国家留下一份宝贵的影像资料!”德戈金夫坦言。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