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启动。在“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上,快手副总裁王强发表演讲。现摘其中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快手副总裁王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也是我们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快手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核心理念是“记录世界记录你”。公司致力于真实地反映中国社会万象,记录和分享老百姓的生活。
在快手平台,普通用户自发上传了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近6个月来,这样的短视频超过1400万条,包括戏曲、戏剧、乐器等传统表演艺术类265万条,陶艺、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类551万条,书法、绘画、雕刻等传统美术类437万条,以及端午、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习俗类162万条。以中国传统京剧表演为例,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基本都在百万以上,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另外,我们还做过一个与非遗相关的策划活动“指尖上的传承”,涉及景泰蓝、宣纸、汝窑、鲁班锁等,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以短视频为传统文化插上创新的翅膀,快手一直在努力。第一,让短视频活起来。在这里,有热爱山水的书画老师,为用户直播作画过程;有坐拥两百万粉丝的南江木匠,每天将木工工艺做成坦克、潜水艇等。与传统说教相比,这些东西更加鲜活,老百姓更容易理解。加上视频本身的冲击力、感召力,也就让传统文化更贴近普通人。
第二,让传统文化融进来。很多文化传承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途径,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考虑了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也让它获得了应有的经济价值。例如,“侗家七仙女”的手工织物颇受欢迎,既传播了传统文化,也用文旅带动了家乡脱贫。
第三,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通过平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担当。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年轻力量,至关重要。例如,一些热爱汉服的90后女孩,在平台上积极宣传,让汉服成为一种时尚。
除此,快手还做了很多其他产品,来助力传统文化的发展。今年夏天,与央视财经一起策划了“我的家乡有非遗”主题视频征集活动,涉及作品近4000件,用户参与量达6000万+,收获75万+点赞;与光明网联合开展了以“穿在身上的非遗、融入生活的热爱”为主题的征集活动,涉及作品1271件,用户参与量近4700万,收获106万点赞。《以你的名义,守护家乡非遗》H5页面,则以省份地区为维度,收录了30多个地区的近300项非遗,邀请网友选择自己家乡的非遗进行守护,参与量破百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社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当前,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曾经丢失的传统文化也在逐渐回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互联网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光明网记者刘昀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