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启动。在“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康化发表演讲。现摘其中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康化
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能顺随时代变迁,唤醒良知,转移风气,涵养人心。当代社会,如何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弘扬其内在精神,放大其声量影响,需要学术界、产业界的通力协作。这种协作,主要有五个发力点:探源性挖掘、原创性研究、传播性弘扬、体悟性实践和开发性应用。
从2000年“文化产业”一词被正式写进中央文件,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0年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显示出惊人的活力和美好的前景。文化,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动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也逐渐演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践,也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主题。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生产出更好的精神产品,并不断促进文化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就是在扩充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创造出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那么,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开发性应用?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文化元素提炼。以衍生品形式,将文物变成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让历史更好地渗入当下。例如,成都竹里村落的设计理念,主要源于陆游的一首诗《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亊,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设计师从诗中找到了灵感,便在现实里还原了意境,提炼了士大夫对竹子的某种情结,然后将其赋予建筑之上,让居住者体验到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这些,成为产业活化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
第二,文化故事演绎。通过讲故亊和亲身体验,再现故事中的文化记忆,激发不同的思考。大部分景区的开发建设,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例如,历史和自然赋予华清池两个不可复制的资源——骊山脚下的自然资源,以及白居易《长恨歌》里的人文资源。这些实景、遗迹、典故、传说等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华清池丰富的内涵,也让它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三,文化景观塑造。最直观的,就是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例如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将有限的地面遗产与丰富的文化遗产相结合,历史印记与无形遗产相结合,转化为有形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产品。正是对文化资源的精确挖掘,使得园区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文化景观塑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两点。首先,所谓的创造性改造,一定是在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做出的改造。其次,还要强调改造的差异。如果改造的内容千篇一律,也就丧失了当地的特色。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但“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还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开发和现代化转换,需从时代背景、发展目标出发,在深挖“现代价值”和“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现代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