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正式启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书院何以‘以文化人’”名家讲坛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颜炳罡发表演讲。现剪辑其中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文字实录:
一千多年来,书院在教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到了清末,一千多年的书院制度被完全推翻了,这是书院之废。书院之废经历了一百年,今天书院在中华大地重新复活有它历史的必然性。
清朝晚年,这个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革故鼎新之时,怎么办?所以废改书院。袁世凯1901年给光绪帝上的《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要求把省城的书院改成大学,把州府的书院改成中学,把县的书院改成小学,这是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型,转型成现代化的学校,但是越转越把书院的精神给转掉了。书院精神慢慢地淡化,我们慢慢向着西方的现代化的大学,现代化的分科教育靠拢。
西方社会问题不大,因为西方社会除了学校还有民间的教育,而在中国传统社会,我们的教育机构就是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所谓庙学合一。不仅是书院,官学同样是庙学合一。中国人的精神堡垒在哪里呢?在书院里,在学校里。我们完全学习西方就导致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功利主义、工具化主义盛行。
我们今天就是要重建思维,把中华的文脉传承下来,不要让它断了。当代书院的初心不是为了对抗现代教育,而是为了克服当代教育当中功利化、工具化的弊端。现代教育发展越来越精细,知识越来越碎片化,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灵魂能够碎片化,我们的人格能够碎片化吗?当然不行。真正陶冶人格、立德树人的教育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人人上北大清华是不可能的,但人人有修养,人人有道德是有可能的。
书院当代的使命是什么?书院应该是中华文化基因培育的场所,敬敷五教,昌明人伦。朱熹亲制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有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敬敷五教,昌名人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书院为学的宗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所在,是中国的精神基因。当代书院的使命就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工程,当代书院教育就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载体。基因的传统当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现在家庭教育功能严重弱化,学校教育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灌输,所以书院是传承与培育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平台。
书院在当代应该是培养儒家文化传承的机构。现代高校培养了大量的国学生也好,儒学生也好,但是这些都是培养研究人才、学术人才。中华文化不仅要研究,中华文化还要传承。文脉是要传的,要不然我们的文脉就断了。中华文化传统的文脉有道,道是相当于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书院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培养中华文化的传人是当代书院的重要使命。
书院是公共的心灵空间,是社会教化的空间。书院从来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更不是学术的象牙之塔,经世致用一直是书院的追求。传统书院有场所而无封界,书院内学生和社会人士都可进入书院听讲,书院向社会宣讲,教化民众、化民成俗。
今天的书院讲学应打开院墙办书院,书院师生主动走出书院,走向乡村,走向社区等等,实现先儒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