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启动。在“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与创新性发展”传播论坛上,《如果国宝会说话》导演潘懿发表演讲。现摘其中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如果国宝会说话》展示的多是文物本体,我们希望用文物来构建中国文明视频索引的新探索,实现国宝与公众之间的对接。
如何通过媒介手段展现文物的世界,需要另辟蹊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十一集讲述了长信宫灯。在这一集视频中有用胶片拍摄的文物被发现的过程,有4K摄影机拍摄的文物,也有数字全形拓分解文物的不同部分。2018年我们通过三维扫描成像技术,对文物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还原文物2千多年前在使用时的原理。从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科技的变革,让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展现文物的手段也随之丰富。
文物作为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能够获得历史文字给不了的信息,甚至是记录文字出现之前的信息。所以,纪录片在完整地展现文物时,传递出的信息不容有误,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推敲求证。同时,我们也力图通过对文物的表现,通过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价值观。这样,我们记录下的这些文物才能真正构建起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
《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短短5分钟,要引起受众的关注度很难。我们采取了以下方式:
一是网格化的宣传方式。在获得台里支持后,一方面,我们在央视的几个频道进行播出,不论受众在央视的哪个台,都有关注到的可能;另一方面,我们在通过国际电台播出音频节目,同时在腾讯、B站等多家视频平台进行发布,实现了全网覆盖。
二是“网红”的海报设计。现在各类节目繁多、视频量巨大,如何让大家知道这个节目?我们就使用了一些网络流行语,或是网红词语同文物一起,设计出有趣的海报。“六千年, 仿佛刹那间, 村落成了国, 符号成了诗, 呼唤成了歌。”这是文物人头壶的开篇,这句话现已成了金句。讲述文物何尊时,我们的海报展现的是“何以为尊,我有中国”,这既是何尊的来源,又体现出了我们的核心诉求和价值。这种网络化的语言和网红式的海报设计,符合了受众的审美需求,自然吸引很多人关注。同时,我们也给每一个文物做了动态的海报。
三是线下的多领域推广。《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有线上海报,还有线下海报。地铁的内壁、世贸天阶的大屏都有我们的海报推广。实体的推广能够拉进受众与节目之间物理空间上的距离。同时,我们还组织带领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并进行了线上的直播,让青少年更加了解文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如果国宝会说话》最终受到了网友的关注,收获了很多好评,也赢得了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