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剪纸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让剪纸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2-20 11: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让剪纸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访剪纸艺术家田彦兰

  剪纸又称刻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唐诗《人日剪彩》,生动表现了中国剪纸艺术之美。随着时代发展,剪纸艺术不断创新求变,焕发出新的生机。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申报的“回族剪纸”,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剪纸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田彦兰近照

  田彦兰,1978年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其外曾祖母阿依莎·尕氏,为晚清宫廷御用女红,尤擅回族剪纸技艺。到了田彦兰的母亲这一辈,已经传承了四代人、百余年。五岁起,田彦兰便跟随母亲学习剪纸,从好奇到兴趣,从模仿到创作,技艺日臻成熟。后来,在宁夏大学美术专业、南京大学民间剪纸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和深造,让她在传承家学的基础上,丰富、拓展了回族剪纸的文化内涵与外延。

  值得一提的是,“尕妹子”剪纸品牌由田彦兰创立,致力于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她的剪纸作品,给人特色鲜明、构图考究、想象奇特、刀工细腻、线条流畅的深刻印象,富于艺术表现力,被多家知名文化机构、多部艺术作品集收藏或收录。其中,代表作《回回女娃弹口弦》荣获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故事剪纸《西行漫记之红色回乡》先后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

让剪纸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谈及故事剪纸《西行漫记之红色回乡》的创作契机,田彦兰介绍,同心县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老区、中国回族之乡。“同心同德”的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绚丽绽放。“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想以熟悉的剪纸艺术,来表现红色主题、传承红色基因,让回乡人民追寻革命先烈的光荣足迹,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同时,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中美文化交流搭建一座桥梁。”田彦兰表示。

  《西行漫记之红色回乡》集红色文化、地域风情于一体,以连环画这一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了11个发生在同心县的红色革命故事。内容题材上,以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西行漫记》为重要参考。除此,田彦兰还阅读了斯诺的《人民在我们这边》《复始之旅》《大河彼岸》《漫长的革命》等其他作品。“创作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革命历史人物的肖像搜集。为了让人物形象贴近史实,我多次到博物馆查阅文献、图片资料,探访历史故事发生地,与故事人物或其后代交谈,并积极请教相关专家。”她坦言。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套故事剪纸历时8个月、经过38道纯手工工序,终于得以顺利完成,共含作品436 件、成品剪纸单独图样57张。它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民俗性和通俗性,以写实主义手法为主,并融入大胆、夸张的艺术构思。构图打破了传统折叠、对称剪纸的局限性,采用现代绘画式平面图案来剪刻。剪刻刀法方面,阳剪和阴剪有机结合。每幅图单独成画,多图连续成故事。

让剪纸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西行漫记之红色回乡》由剪纸集、剪纸长卷、剪纸小品书等构成。剪纸集,有合成式、活页式两种,分别印刷了300套、600套,制作精美,便于携带和展示。剪纸长卷,包括总故事长卷4幅、单故事长卷24幅,采用了精致的万年红纸张,增加了传统剪纸的美感。视觉上,可谓构图均衡、和谐统一、气势磅礴。剪纸小品书,共印刷了3000本,因精巧活泼而备受欢迎,。

  北方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武宇林评价说,《西行漫记之红色回乡》将非遗剪纸与红色文化进行了完美结合,作者在文化内涵上的深度挖掘让人感动。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靳宗伟表示,项目成果丰富、饱满,作者田彦兰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在回族剪纸产业化方面,堪称引路人。“口弦皇后”安宇歌认为,《西行漫记之红色回乡》凝聚和诠释了田彦兰对民族、家乡、祖国的热爱。

让剪纸艺术走进现代生活

  多年来,田彦兰先后赴澳大利亚、塞舌尔、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举办展览和讲座,为传播、推广回族剪纸文化、中国剪纸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她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回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为回族剪纸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展示平台,对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让我突破了剪纸艺术单篇幅创作的传统,在思想和技法上获得了新的提高。”田彦兰如是说。

  “中国艺术新视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两年来反响热烈,成为一个直面大众,宣传和展示青年艺术才华的重要窗口。具体到剪纸艺术,田彦兰希望,今后的巡展能够增加互动传播环节,让作者在现场做活态展演,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作品的创作过程。如此,更有利于这项非遗的传承发展。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