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哥斯拉”形象变迁史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6-11 09: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从恐怖巨兽到和平使者

——“哥斯拉”形象变迁史

  作者:于歌子

  “哥斯拉”这一源于日本的怪兽形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最初被设定为核试验引发的基因突变而产生的新物种。时至今日,“哥斯拉”题材的影片创作数量已经不知凡几,随着时代的发展,哥斯拉题材作品的内涵也不断拓展。21世纪以来,有关这一恐怖怪物的故事仍在继续,但其中有关“核危机”的寓言式隐喻已经逐渐消逝,代之更具现实观照的思想内涵。

“哥斯拉”形象变迁史

1954年拍摄的《哥斯拉》还是黑白片

  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电影在日本问世。从一出现即引起强烈的反响。随后的数十年间,电影、特摄剧、动画剧集、儿童玩具、电子游戏等形式的哥斯拉形象在日本、欧美各国相继出现,在逐步完善哥斯拉故事的世界观的同时,也使这一恐怖巨兽成为当代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哥斯拉的形象、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着十分突出的变化。然而相对于外在形象的改变,其精神内涵上的嬗变与拓展,则可以更多地折射出日美等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世纪的哥斯拉形象,不仅是人类面对未知恐惧的化身,更是核危机意识的写照。原子弹袭击将日本广岛、长崎两地夷为平地,核辐射、核污染造成的危害极为持久,对日本国民带来的精神伤害则更加难以估量。核弹轰炸的阴影盘旋在战后的日本久久无法散去。另一方面,广岛原子弹又让美苏等冷战大国看到了这种武器的巨大威慑力,在战后冷战对峙状态下展开了大规模的核武器军备竞赛。在这种危机意识之下,核武器被具象成了众多的恐怖形象。“哥斯拉”即是此种核武器恐慌和冷战危机的恐怖隐喻。初代“哥斯拉”身高50米,是海上核试验造成的基因变异体,冷战时期的众多哥斯拉形象也沿袭了这一设定,并增加了许多如核辐射、热射线等杀伤力极强、攻击范围极广的超能力。外形上也是不断向着巨大化、恐怖化的形象演变,甚至身高超过百米、有恐龙一般的利爪和硬鳍。影视作品中,人类与哥斯拉之间的每一次战斗都以伤亡惨重的代价取得胜利,却总是在影片末尾为观众留下悬念,警惕着哥斯拉的回归。众多艺术创作者们也对“哥斯拉宇宙”进行了丰富的拓展,魔斯拉、基多拉等怪兽悉数登场,更衬托出哥斯拉的恐怖,这些怪兽本质上也是“核危机”的外化形象。

“哥斯拉”形象变迁史

《哥斯拉》(1998)海报

  冷战结束后,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和平、交流的双赢外交理念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核能也逐渐被开发出更为丰富的应用方法。哥斯拉也卸去了沉重的冷战内核,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符号持续发挥着它的影响力。此时期的哥斯拉形象与冷战时期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哥斯拉相关作品的风格也一改此前的沉静阴郁,出现了许多轻松欢快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动漫形式创作,如日本1994年和1996年推出的两部低幼年龄向的同名动画片《推荐!哥斯拉》,哥斯拉及其他“哥斯拉家族”成员以憨态可掬的萌物形态出现,指导儿童学习日语的基本发音和语法。哥斯拉的核辐射背景也有了新的表述,如1998年索尼影业拍摄的电影版《哥斯拉》中,哥斯拉虽然仍旧以恐怖的核辐射变异体形象出现,但同时哥斯拉也成为具备生育能力的母体,虽然最终无法逃脱被人类消灭的命运,但影片借由主角生物学家的视角,悲悯地看待哥斯拉由产生至死亡的悲情经历,并将其悲剧根源直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主题思想的转变也与和平、发展的国际共识保持一致。同样是在1998年,三星公司制作的长篇动画剧集《哥斯拉:末世龙之战》在美国上映,故事承接同年电影版的剧情,讲述幼年哥斯拉被生物学家养大,与人类并肩作战的故事。该片对于哥斯拉题材作品的发展进程而言,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部作品中,哥斯拉已经一改往日恐怖的核战隐喻形象,成为人类与大自然沟通、抵御外敌入侵的盟友。这一设定也为日后的哥斯拉题材作品的主题转变埋下伏笔。整部动画制作精良,情节紧张,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哥斯拉”形象变迁史

动画版《哥斯拉》海报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保持着相对和平的发展态势,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日益突出,种族问题也成为许多大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哥斯拉作为“自然界巨兽”的身份逐渐受到各国文艺创作者的关注,如何与哥斯拉这样代表着自然之力的强大力量和平共处,是当下的“哥斯拉”题材作品中较为主流的议题。2014年传奇影业重启的“哥斯拉”系列电影在内涵方面向《哥斯拉:末世龙之战》靠拢。在2014年的《哥斯拉》和2019年上映的《哥斯拉:怪兽之王》中,哥斯拉都被设定为远古时期的地球守护者。在人类破坏自然导致产生了巨大怪兽之后,哥斯拉从地层中苏醒,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哥斯拉与人类成为了完全的共生关系——哥斯拉成为了自然力量的化身,人类无法击败哥斯拉,哥斯拉却无意攻击人类,而是帮助人类共同抵御威胁。人类同时也在反问自身,如果自己成为自然界的敌人,等待人类的将是如哥斯拉一般无敌的伟力。

“哥斯拉”形象变迁史

《哥斯拉:怪兽之王》剧照

  从核危机化身到环保使者,哥斯拉的形象经过了一段漫长而又传奇的发展史。这一历史又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成为文艺作品进行现实观照的明证。“哥斯拉”是一个虚拟的怪兽形象,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思考则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每一个艺术创作者反复咀嚼。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级电影学博士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纪录片《曹俊》:华彩绽放 丹青无际

  • 刘上生:曹雪芹的“隐秀”之笔——品味《会芳园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