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丽娜
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创作的长篇小说《修道院纪事》,以18世纪初葡萄牙国王唐•若奥五世下令修建马芙拉修道院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士兵和一位具有特异视力的姑娘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
小说充分体现了萨拉马戈高超的叙事才能,使他一举成名。萨拉马戈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两种意志:其一、通过权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的意志,其二、通过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理想的奋斗意志。并总结出,前者永远无法战胜后者。
在那个宗教裁判掌握绝对权力的时代,时年18岁的葡萄牙国王若奥五世生活奢靡,行为不检点,为了繁衍子嗣,他许诺:如果王后能在一年内怀孕,就在马芙拉建造一座修道院。为了修建这座葡萄牙历史上最为宏大的马芙拉修道院,他大兴土木,动用5万余名劳工,工程持续数十年。最终,千余人在工程中丧生,葡萄牙国库也因此变得空虚。
专制意志的实现是以人民的痛苦和生命为代价的。小说形象地描绘了葡萄牙百姓为建造马芙拉修道院所遭受的苦难。在全副武装士兵的看守下,在血腥残暴的苦役中,一座座坚硬无比的石山被削平,一条条深沟被填平,一道道高墙被垒起来,一座座高大的房屋被建起来。
与此同时,在阿威罗公爵庄园,巴尔托洛梅乌•洛伦索神父与在战场上失去一只手的退伍士兵巴尔塔萨以及有超常视力的女人布里蒙达一起发明飞行器“大鸟”。如果说国王的专横意志集中反映在建造马芙拉修道院的过程中,那么通过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发的过程则体现在飞行器“大鸟”的发明、设计、制造和试飞过程中。萨拉马戈意在表现人类意志中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因此,他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讲述“大鸟”的故事。
洛伦索神父始终坚信,人既然能通过船在水上航行,也一定能借助某样东西,脱离地面飞上天空。于是他不顾别人的质疑和嘲笑,怀揣着飞翔的梦想来到荒芜的阿威罗公爵庄园,开始制作飞行器。
与修道院的工地截然不同,阿威罗公爵庄园是一个承载着爱与梦的地方。这里不仅寄托着神父的飞行梦,也是巴尔塔萨与布里蒙达爱情生根发芽的地方。在这里,这对抱团取暖的夫妻度过了最自由幸福的时光。
在长期的合作中,巴尔塔萨夫妇与洛伦索神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飞行器首飞降落后,巴尔塔萨夫妇勇敢地承担起保护与藏匿飞行器的重任。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这个秘密,并定期检查设备,等待着神父回来。对于别人来说,飞行器只是一架神奇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机器,而对于巴尔塔萨夫妇来说,却意义非凡,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寄托着夫妇两人的飞行梦想和幸福时光。
在修道院工地、阿威罗公爵庄园与飞行器里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这三个空间被作者赋予了全然不同的寓意。修道院工地是强权与不公的缩影,苦难百姓在水深火热的艰辛劳作中挣扎,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和人格的尊重,而庄园与飞行器则代表了普通人的梦想和智慧。
在小说的结尾,当神父因预感会被教会处死而焦虑发疯后,巴尔塔萨仍坚持修理飞行器,终于有一天,在修理时发生事故,飞行器飞到了天空,巴尔塔萨也失踪了。布里蒙达锲而不舍地苦苦寻找,九年后,终于在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广场上目睹他被活活烧死。然而,布里蒙达却看到了巴尔塔萨身体里那团代表意志的密云,召唤着他的意志,二人合为一体。至此,人类的梦想和意志终于战胜了国王和教会所代表的专制势力。
显然,作者萨拉马戈通过这部小说指向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问题——民主、自由和平等。凭此,他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评委们认为,萨拉马戈对洛伦索神父聪明才智的歌颂、对巴尔塔萨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的赞美、对布里蒙达的敏锐和对爱情的忠贞的褒奖,都可以归结为作者提出的“人的意志”。对于人类来说,意志何其重要,它代表了自由与平等,以及更多人类自尊自爱的权利。就像作者写的那样:有意志的人们,但愿你们好好保存和使用它;没有意志的人们,你们忍受缺少意志的痛苦吧。(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