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 晗
受经典影视剧、动画片等影响,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灵珠转世、莲花化身的哪吒,应该是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的美少年。所以,当一个长着塌鼻子、露出鲨鱼牙、留着齐刘海、画着烟熏妆的哪吒出现在眼前时,不少观众内心满怀抗拒。这版哪吒,也被称为史上“最丑哪吒”。但就是这样一个“最丑哪吒”,搅热了整个暑期的电影市场。《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4天,票房即突破8亿,成为一匹“黑马”。迄今为止,豆瓣评分稳定在8.7。如此,可谓票房、口碑双丰收。
从“最丑”的偏见,到打破世俗成见,成为国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如何做到的?凭借的不仅是大开的脑洞、紧凑的故事、精湛的特效,更重要的还在于,借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找到了最能击中人们内心软肋的情感诉求:父(母)子情深,渴望认同,改变命运。
本该是灵珠转世的哪吒,被偷梁换柱,一生下来就是个“魔丸”。这对于世代斩妖除魔、守护陈塘关的李家来说,无疑是个噩耗。父母李靖和殷夫人接受了哪吒是“魔童”的事实,并且毫无保留地爱他,教他向善。他们向哪吒隐瞒了他是“魔丸”转世的事实,而谎称因他是灵珠投胎转世,所以异于常人。这种善意的庇佑,对中国父母来说,早已深入骨髓习以为常。不管孩子是多么顽劣任性,在父母眼里,也是心头肉、手心宝。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承受外界的非议,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撑起一方不受侵袭的避风港。
也正因为如此,哪吒虽为“魔丸”,一身戾气,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做过任何十恶不赦的坏事。相反,为了打消村民们的成见,获得认同,他还从海夜叉手中救回了小女孩。只是,有些成见一旦在人们心底形成,就再也无法动摇半分。陈塘关的百姓,还是坚信哪吒是祸害,逼着李靖大义灭亲。一边是百姓,一边是自己的孩儿,无奈之下,李靖夫妇只得把哪吒幽禁在府邸。
父母忙着镇守陈塘关,无暇陪伴哪吒。久而久之,哪吒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和暴戾。母亲殷夫人其实很清楚,哪吒需要的是陪伴,内心渴望被村民们认可。只是,工作和家庭两难取舍。做父母的难处,就这样无声地倾泻到了银幕之外,让观众感同身受。影片没有着眼于大场面、大叙事,而是从小处着手,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流淌在影片里的亲情,以及关于家庭教育的探讨,让不少人深有触动。哪吒是幸运的,遇见了一对不抛弃、不放弃他的父母。无论世人怎么看,父母始终给他以信念和温暖。母亲在得知哪吒只有三年寿命时,只想放下一切工作,陪他看尽世间风景。父亲李靖话语不多,却用行动默默表达着对哪吒的爱。例如,偷偷跑去求元始天尊解除天雷咒语,并不惜以自己的性命换取孩儿的新生。在村民们上门告状时,他劝导哪吒:你就是你,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生而为魔,那又如何?
回过头去,反观哪吒和村民玩“躲猫猫”、戏弄别家小孩、四处“纵火”等种种顽劣行径,和现实生活中,受到冷落的小孩儿为了博取关注、得到认可而撒泼打滚,如出一辙。“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正如影片所阐述的那样,村民们对哪吒的成见、李靖对敖丙的成见、元始天尊对申公豹的成见、天庭对整个龙族的成见,贯穿始终。类似的成见,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不相信所谓的命中注定,而是努力打破身份歧视和成见的哪吒,在影片最后,得知父亲为救自己甘愿牺牲。他深受感动,不计前嫌,毅然回头拯救陈塘关的百姓。当他喊出那句“是魔是仙,自己说了才算”的宣言时,观众彻底 “燃”了。
相较于此前,《大圣归来》被人诟病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大鱼海棠》被观众吐槽在叙事上略显空洞,《哪吒之魔童降世》却拿捏得恰到好处,在情感把握上十分精准,一气呵成。无论是在特效,还是在故事完整性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磨了近5年,动用了1600余人的团队,设计了100多个版本的动画造型。这部作品,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进步。结尾的彩蛋,又让人们对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起点的中国“封神”系列神话IP,充满了期许。
总有英雄横空出世,总有精神薪火相传。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倔强和勇气。靠着丧萌气质走红的哪吒,必将成为继齐天大圣之后的又一神话偶像。那个永不屈服于世俗成见的小孩,正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身披混天绫,进入你我的梦中。(曾 晗)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