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寄生虫》:后殖民主义视线中的韩国近代史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寄生虫》:后殖民主义视线中的韩国近代史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8-23 09: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硕士 刘冰玉

  “我觉得导演的工作,就是尽力去反映他所处的时代。”——奉俊昊

  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电影《寄生虫》于2个多月前荣获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这是韩国电影连续四年入围主竞赛单元后,首次拿到该项大奖。新世纪以来的韩国电影工业水平飞速升级,早已成为世界电影市场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同时,韩国电影也不放弃艺术追求,在全球各大电影节均有出色表现,此次金棕榈大奖象征着世界对于韩国电影整体实力的一次正式认同。

《寄生虫》:后殖民主义视线中的韩国近代史

《寄生虫》海报(法国戛纳版)

  对于韩国电影来说,社会问题从未离开过视线范围。《寄生虫》讲述了住在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通过伪造身份,先后进入豪宅工作,却意外发现了比他们更早“寄生”于富人家的一对穷人夫妻。由此,三个家庭被卷入一连串的意外事件中。作为一部类型片,导演不断突破固定类型的桎梏,讽刺喜剧—惊悚片—社会悲剧的转换将观众从一开始的“穷人(恶)/富人(善)”简单的阶级对立,转移到了穷人群体之间的内斗和堕落的人性。本片虽然赤裸裸地揭示了韩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问题,但过于“赤裸”的笔触却令人感到疑惑,难道一切仅此而已?

  后殖民主义下的韩国政治寓言

  在全球的现代化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在利用军事、政治结构支配被殖民地国家后,还会建构出维系殖民统治的秩序思想,使得即使在殖民时代结束后,在殖民地中依然形成内部的殖民主义,维持着不平等的、剥削的社会结构,使得富人成为“殖民者”、穷人成为“被殖民者”,表现为文化-话语所形成的霸权压制。我们通常将其称为“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

《寄生虫》:后殖民主义视线中的韩国近代史

《寄生虫》剧照

  整部影片中来自美国、北朝鲜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全片,朴社长的公司名字Another Brick出自《迷墙》专辑中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在专辑中墙象征着禁锢人性的围墙,在这里朴社长的公司则可以理解为组成垄断资本的一块“砖”。而朴社长的家中“新奥技术奖”奖状、《南韩企业攻占纽约》的报道都表明了美国资本的存在。朴社长女儿需要补习英语、社长夫人对冒充美国留学归来的基婷充满好感、社长儿子是印第安控,还有朴社长问儿子帐篷的质量问题,夫人则回答那是美国制造的,应该没问题——更加直接地指向“在美国的庇护下,就没有问题”这一隐藏的话语。

  片中雯光夫妻二人在控制基泽一家后,模仿起北朝鲜女主持人的腔调宣告胜利,但很快两个穷人家庭又大打出手,仅仅是为了获得“寄生”富人的权利。

《寄生虫》:后殖民主义视线中的韩国近代史

《寄生虫》剧照

  主角一家的女儿前往豪宅之前哼唱实际上是一首叫做《独岛是我们的领土》的歌曲,这首歌曲由郑光泰于1982年创作,歌中的独岛被日本称为竹岛,是日韩两国多年来一直存有争端的岛屿,这首歌也象征着韩国对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诉求。

  所以,本片除了讨论韩国社会的阶级矛盾问题外,还将穷人主角一家、穷人夫妻一家、朴社长一家分别代入了韩国、北朝鲜和美国的国际关系中,而整个豪宅则象征着朝鲜半岛,演绎了一出自朝鲜战争以来的政治寓言,并且表现出了对于国家统一的向往以及对亲美政策的反对。

  文化霸权与文化优越感的呈现

  奉俊昊的前两部作品《雪国列车》和《玉子》,实际上可以与《寄生虫》组成“资本主义三部曲”,这一称号虽然还未受到导演“盖章”认可,但是我们的确可以发现这三部影片的比较相似之处。《雪国列车》是一部以车厢区分阶级差别的资本主义废土寓言,《玉子》则讲述了跨国寡头公司养猪宰猪的阶级讽刺故事。欧美垄断资本、特权阶级、文化霸权的影子潜伏在影片各处,处于较高的位置,压迫或者统治着韩国人角色所在的阶级。

《寄生虫》:后殖民主义视线中的韩国近代史

《寄生虫》剧照

  这一点在《寄生虫》中也是如此,但是却变得更为隐蔽。欧美文化通过朴社长一家的形象展现出来,呈现出一种文化优越感的形态,将社会阶级问题暗中转化为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话语权力的问题。但与前两部作品不同,《寄生虫》暗指了韩国近代政治关系的话语,这一点虽然对外国观众来说难以发现,但对于韩国观众来说却是可以心领神会的。影片中,穷人家庭扮演着相对于西方的“他者”角色,围绕着象征美国文化霸权的朴社长一家活动,但是主角一家人在故事的最后被迫选择了爆发,这是导演为了让观众直面历史创伤存在的设计,还是在默默呼唤韩国人民奋起反抗文化霸权?我们不得而知。

  总的来说,《寄生虫》这部影片将人物、阶级全部进行了符号化处理,以至于许多地方显得过于单薄和浅显,引起许多争议。但这正是导演奉俊昊的高明之处,毕竟,所有的寓言都是简洁和符号化的故事。(刘冰玉)

 

  《寄生虫》:后殖民主义视线中的韩国近代史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