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东方美学融入油画创作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9-17 18: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东方美学融入油画创作

——访青年艺术家程治国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大量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讴歌着黄土地的博大与深沉。青年艺术家程治国,怀着对北方大风景尤其是黄土地的热爱,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创作了油画作品《回望》。

东方美学融入油画创作

程治国近照

  程治国,1978年出生于山西,2002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研究工作室,现为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事油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多年,程治国一直坚持学思并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年来,除了游历和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还曾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以拓宽艺术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其中,油画作品《雪语》《境土》《冬春的日子》《辰默》等,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学会、江苏美术馆收藏。

  “长卷式”油画《回望》宽8米、高1.5米,聚焦黄土高原的文化历史,对平凡景象进行了生动描绘,对黄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是程治国在以往北方风景表达基础上的又一次推进。《回望》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对中西绘画传统的领悟和对当代生活的特殊体验,以及对绘画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明确的出新诉求,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立项资助,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作品成果运用。

  “作品具有中国山水的大气象,同时又不失西方油画的坚实造型,以及对油画本体语言的深入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评价说,《回望》内容厚重而深远,内敛中凸显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教授刘建平表示,与以往作品相比,《回望》更加朴拙醇厚、不动声色。作品中,现实关系和浪漫情怀的融合更趋天成。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姚永认为,《回望》造型严谨,色彩关系明确,给人以凝重的历史感,从中可见作者对中国文化中自然山水观的积极探索。“这种艺术追求是有意义的,为当下中国油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姚永如是说。

  那么,油画《回望》是怎样诞生的,寄予了作者怎样的艺术理想、文化思考和人生感悟?

东方美学融入油画创作

程治国《回望》 布面油彩 800cm×150cm 2018

  油画《回望》的创作契机是什么,您是怎样构思的?

  程治国:油画发源于欧洲,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绘画的精髓。油画讲究空间、透视、造型、色彩关系,以及油彩涂抹的材质感受等。今天,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共享、文化多元的时代,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如何将东方美学融入油画创作,创作出具有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审美的作品?

  从2004年开始,以北方大风景为主题的油画,成为我的主要创作和研究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快速建设的过程中,北方农村偏远地方的一大批年轻人背井离乡,涌进大都市。经过多年的奋斗与打拼,许多人逐渐在城市定居下来。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有一种焦虑,这也是我通过绘画想表达的。

  在现代高速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黄土文化有何价值与意义?油画《回望》着眼于此,以黄土高原、黄土文化为大背景,试图运用浑厚、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对黄土高原常见的北方乡村进行细致描写与刻画,再现一片朴实无华的心灵净土,从而引发都市外乡人对故乡的怀想与回望。同时,希望把对黄土文化的表达,上升到对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思考,唤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与认同。

  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油画《回望》有何创新与特色?

  程治国:长卷,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都是国画长卷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和审美趣味。

  “长卷式”油画《回望》,是我的一种比较大胆的尝试。相对于南方地区,黄土高原因自己的地理位置特点,长期以来变化没有那么大,而是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与传统文化。《回望》以黄土高原的乡野逆光场景为表现对象。在画面的隐蔽处,绘制了高铁、飞机等一些现代社会的产物,以与地面上生活、劳作、闲逛的人们形成鲜明对比。我想以这种对比,来表达对黄土文化当代境遇和意义的思考。

东方美学融入油画创作

程治国《回望》(局部)

  天空部分,围绕太阳来反复刻画,尽量渲染一种时空厚度和空气质感并存的气氛。土地乡野部分,注重刻画时空中的空间造型,不断调整物像呈现的真实程度,使得这些景物在空气弥漫的空间中变得合适。这些景物,恰恰符合画作所要表达的中国“自然山水观”的流逝与轮回。造型手法上,运用油彩的厚涂特性来反复涂抹刻画,使得形体更加坚实可信、自然天成。色彩布置上,选择了暖灰色调。经过无数次的刻画调整,重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与包容。远山部分略带青色,意在寻求与中国传统长卷山水的相通之处。

  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您是怎样克服的?

  程治国:首次创作《回望》这样的“长卷式”油画,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画出新意,使之成为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件重要作品。我们知道,在时空观上,中西方绘画有着较大差异。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时空是对自然山水、生命轮回的感悟,体现出一定的哲学观、宇宙观、自然观;西方艺术,则是对现实时空的逻辑分析,体现出一种严密的理性思维。这是人类艺术思想的两大分支,各具意义与价值。

  创作过程中,油画本体语言的表现力与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如何融合,是一个关键问题。要想顺利完成,必须对作品构图和表达进行反复推敲,对画面真实性、现实性进行准确把控。在整幅作品中,我把黄土乡野场景以散点式的中国绘画布局形式,安排在合适的区域。这样一来,画面远观有中国大山水的气象,近看又有中国山水的可观、可游、可居之特点。

  创作过程中,艰辛与乐趣并存。中华农耕文明,是我一直想表达的题材。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为我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对我的艺术创作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近年来,“中国艺术新视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巡展,不仅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盛宴,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今后,我将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努力,争取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来回报祖国和人民!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