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增添历史内容,调整组曲结构
翁持更(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一级作曲):
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以钱塘江为表现对象,承载了独特的文化印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品质,但音乐对此表现的深度还不够。富春江与新安江作为钱塘江的两大源头,同样存在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但题材中对此表现略少,希望在后续创作中酌情增加钱塘江发源地的历史文化内容,达到一种全景式地完整呈现。
在作曲的结构方面,目前大部分组曲的开头都含有金属打击乐的内容,处理方式过于单一,因此在组曲的结构中可以适当调整。另外,在创作上不必为了主题思想的贯穿而刻意追求七个组曲的统一,可以适当保持一种艺术上的独特性。
适当精简创作篇幅,用心处理演出细节
赵曦(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
《钱塘江音画》不管是在作品的完整性还是在单个乐章的演奏上,都可以看到一改修改会之后的提高,整部作品体现出创作团队在学术性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并有效结合了可听性,但在创作和演出方面仍有一些可提高的地方。
在创作上,该作品的四五六三个乐章,单个乐章的完整性是没有问题的,但就《钱塘江音画》的整体篇幅而言显得略长,建议对单个乐章结束前的部分适当删减,保证作品下半场中戏剧张力的安排设计。在演出上,扩音处理得不太理想,尤其在独奏乐器的音量上;第一乐章中,声部层次比“一改”前有很大变化,修改效果让人满意,建议在此基础上考虑通过力度的变化展现出不同演奏组群间的起伏关系,作进一步地提升。
补充生活气息,丰富作品形象
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民族管弦乐《钱塘江音画》较之以往的民族管弦乐创作有突破,无论是观念、技法,还是主题、风格,都使人耳目一新。作品用音画的形式表现钱塘江,通过截取四种画面让人了解浙江的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等景观,构思巧妙。
整体而言,我认为《钱塘江音画》浓烈有余,淡雅不足。钱塘江既有汹涌澎湃的气派,也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温润。作品七个乐章在总体规格和风格上都比较强烈,尤其在每个乐章的结尾部分,缺少了生活的气息和清秀的感觉。因此,我建议在后续作品的修改中注意补充一些生活气息,让整部作品更饱满一些。
寻找中国风格的表达方式
陈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欣赏完《钱塘江音画》这部作品后,不禁让人感慨民族管弦乐的艺术魅力。但目前仍面临在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淡雅风格的难题,这个难题也是当前中国音乐所面临的困难。如何在中国音乐中表达出符合中国传统的文人气质,如何将中国音乐与中国的文学、戏剧相结合,在音乐中表现出中国的淡雅风格,如何用音乐书写中国情怀,是目前中国音乐创作界和理论界共同思考的问题。现在《钱塘江音画》不可避免地也面对这样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契机,相信通过专家学者和创作主体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表达的突破点,创作出独具中国风格的好音乐。
夯实“一改”基础,再次打磨提高
朱昌耀(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
《钱塘江音画》是一部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包含先进的作曲和技法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结合。从“一改”前后的对比看,作品的修改十分到位,如何进一步提高,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通过增加文化内涵,使作品整体的音画感觉更强烈一些,同时建议适当调整弹拨乐,突出留白、淡抹的感觉,更符合钱塘江的文化定位;其次,在作品的结构上,适当调整第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时长,让整体更协调一些;再次,希望基于民族乐器的特性找好音色、音区,在不同乐器间的换奏时注意区分;最后,在独奏乐器加乐队的乐章中,建议在适当位置加放音响,突出独奏乐器的力度,处理好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
凸显历史底蕴,注重作品平衡
赵塔里木(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教授):
针对目前《钱塘江音画》的演奏情况,我谈两个问题:第一,标题和创作理念。尽管《钱塘江音画》中有像大写意一样的《钱塘江·源》和《钱塘江·大潮》,也包含小写意的《云水镜》《生生不已》等,但基于钱塘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组成,它的意象都是由历史中一代一代的人民所传承而来的,作品目前给人更多的是现代的感受,缺少一点历史感,后续创作中应当有所补充。
第二,作品本身。七个乐章从演出效果和艺术性方面都有让人称道的地方。但在独奏乐器和乐队的部分,摒弃了过去协奏曲的概念,更需要注意乐队和独奏乐器间的平衡问题,音响的平衡和写作的平衡都需要探索。另外,民族管弦乐最难的问题就是中国音乐风格的问题。将西洋乐队纳入进来后,要充分考虑中国乐器表达的中国声音如何与其他声音更好地结合。
追求意境性、民族性、多声性的音乐创作
席强(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中央民族乐团党委书记、一级演出监督):
《钱塘江音画》是富有民族气息,富有文化底蕴,表现浙江地方民族风情的大型音乐会,从整体结构、艺术风格、演出质量等来看,都是上乘的。但客观上仍有不足。
目前,在作曲结构的整体设计上,每个乐章中都存在强烈的戏剧性、张力性的对比,作为具有江南文化底蕴的音乐呈现,应当适当加入一些淡雅的元素,完成一种意境性的风格表达;在作品的艺术呈现上,需要突出一些民族性的东西,《钱塘江音画》呈现的是浙江的地域文化,不能缺少对地方特色的表达,以《哈头曲》为例,该乐章表现的是劳动号子,可以考虑在该乐章中把以浙东锣鼓为代表的当地吹打形式用乐队协奏;在团队作曲上,每个乐章的创作一定要符合整台音乐会的设计,而不是为了彰显每个乐章的创作风格,这样容易让作品整体失去平衡。最后,我认为民族音乐如何在地道的基础上体现作品的多声性,如何在传统韵味上体现出民族性,是《钱塘江音画》修改的立足点。
全面吸收一改意见,努力打造艺术经典
唐俊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从演出效果来看,《钱塘江音画》的前后变化很大,体现了作品在“一改”后的进步。第一首《钱塘江·源》中加入了唢呐,配器的加重让整部作品的“开门红”更加饱满有张力;第二首《云水镜》中也有整体的调整,笛子作为主奏乐器让整个乐章更富有灵动气息;第三首《生生不已》,原来的创作中该乐章的结尾有点匆忙,现在给人的感觉更加完整;第四首《潮神赋》打击乐部分有明显变化,结尾比之前也更加简洁干净;第五首《哈头曲》,引子部分唢呐数量增加,明显给人一种群体感,很有气势;第六首《踏歌》是琵琶与乐队的作品,旋律比之前更加悦耳,和声也更亲切,增彩不少;最后一首《钱塘江·大潮》一直是很成熟的作品,现在打击乐独奏的段落有所加长,整体更为浑厚。看到这些变化还是让人欣喜的,希望作曲团队继续努力,把《钱塘江音画》打造成民族管弦乐的经典。
演出细节再处理,展现音画新感觉
尹明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钱塘江音画》的作品本身很完整,在音响、音色的处理方面富有时代感,充满活力、朝气,富有色彩感。作品在一改后有了明显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第二首《云水镜》中,主奏乐器笛子的长度过长,在演奏过程中可以稍微缓一下,尤其是进入慢版的时候笛子有停顿,建议停顿的时间再长一些;其次,在整体的感觉上前奏有点多,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建议适当精简;再次,伴奏上纯音色和混合音色的处理,音响比例的安排都需要再斟酌;最后,突然换调的情形出现了三四次,就作品整体而言不够和谐,可以适当减少。
补足淡雅之气,追求和谐统一
李景侠(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好的音乐作品,作曲家、作品和听众之间要能够同时在同一高度上产生碰撞,才是有艺术高度的效果。目前,《钱塘江音画》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乐队的丰富性对《钱塘江音画》的整体影响是比较大的,我认为其中表现钱塘江的刚柔并济中“柔”的成分不够,一方面是每个乐章都在追求自己的完整性,因此往往采用强结尾的形式结束,另一方面从张力的手法来说,强和满用得多,减和弱用得少,所以建议在乐章中加入一些淡雅之气;在音色、配器及织体方面,构思织体的表现时需要考虑民族乐器本身的音色特征,尤其需要特别关注配器,达成演出和演奏的和谐统一;另外,技术追求复杂性,缺少一些朴素的旋律,后续修改中可以加一些。
协调整体结构布局,根植地方文化特色
王丹红(中央民族乐团一级作曲):
《钱塘江音画》作为艺术院校打造的作品,具有学术背景上的独特性,体现出现代作曲技术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探索。
继续打磨《钱塘江音画》首先需要注意结构的布局,目前各乐章都是相对完整又独立的创作,造成整体结构的雷同,即都是从引子开始,到慢版再到高潮,每个乐章的布局过满,应该从整体的结构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各个乐章;其次,作品名为《钱塘江音画》,就应该强调地域文化特色,把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根植于传统文化中,要从中吸取文化养分进行饱含时代精神的创作;最后,作曲在技术上有时突然追求可听性,过渡和转化有些生硬,不要为了可听性而可听性,如果把所有的创作根植于浙江的有地域特色的音型、音色、音高上,实现一种统一,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丰富作品文学性,探索配器表现力
钱仁平(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目前《钱塘江音画》已经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了,接下来的工作是将这部作品打造成精品。我主要提三点建议:一是文学性方面,作品命名为《钱塘江音画》更像是音乐会的名字,不太像作品的名字,人文性的感觉比较少,可以考虑作些改动和调整,使题目文学性更强一些;二是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辩证问题,百年来民族管弦乐的编制完全是参照西洋的交响乐队发展而来的,所以民族管弦乐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配器问题,从技法的追求来看,《钱塘江音画》的空间很大,主创团队可以再深入探索;三是结构方面,各个乐章的独立性仍待提高,每个作曲家要把自己的想要表达的讲清楚。
发扬工匠精神,打磨艺术精品
郝维亚(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
《钱塘江音画》开头所谓的简约派,更多是忠实的简约派。作品以中国大美至简的艺术表达方式与西方以一个细胞为核心的简约手法是不一样的。目前针对《钱塘江音画》提的诸多意见和建议,都是为了引起创作者们的思考,并非盖棺定论。我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很难一下全部解决,只有发扬工匠精神,不断用心打磨,才能创作出可以流传于世的艺术精品。同样,目前中国艺术创作所面临的“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也才会逐渐被打破。
(光明网记者张义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