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红色经典再出发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1-25 09: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 刘玉琴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在获得一系列殊荣之后,主创团队能够坐下来探讨如何进一步修改加工提高,精益求精,集思广益,而且从容坚定。这是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的要求,是剧团渴望走向成功意愿的表现,也同样是对艺术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国家态度的生动呼应。每场演出都可以作为一次重新加工提高的过程,是戏剧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最大区别之一。许多优秀作品,由此走向了经典。但毋庸置疑,并不是每一部剧目、每一个剧团都有这样的心气和实力,它需要资金,需要时间、人力、物力,更需要定力和追求加持。

  戏曲不负时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气象。秦腔《王贵与李香香》自2017年6月首演以来,先后入选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文旅部2017年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提升计划重点原创剧目、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获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在获得一系列大奖之后,宁夏秦腔剧院仍然真诚集结,再次出发。我们不禁慨叹,戏曲遇上了美好时代,时代铺就了艺术精进的温暖底色。

  如果将戏曲放在时代大背景下仔细审视,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艺术创作者们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党和政府对戏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相关政策措施先后出台,并跃升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各级政府配套政策措施也紧密跟随,戏曲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弘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从上至下,由下而上,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戏曲欣逢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由此,一大批优秀作品相继问世,戏曲人的创作热情和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也才有了优秀作品不断修改打磨的自觉性和底气。因为这个时代需要,或者说强烈呼唤体现时代文化成就、代表国家艺术形象的精品力作迭出,需要文艺工作者用优秀作品不断去印证对时代的感恩和推进。

  宁夏秦腔剧院近些年一直追求有所作为,渴望不断成功,成就颇引人瞩目。剧院先后创排了《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这两部现代戏,它们和《王贵与李香香》一起,被誉为秦腔现代戏三部曲。难得的是,几部作品各有其独特的美学范式,在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上具有大胆探索的艺术勇气。

  《花儿声声》以宁夏六盘山地区干旱缺水、实施搬迁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马连沟女花儿王“杏花”几十年劳碌奔波、感情上悲欢离合故事的有序展开中,充分体现了西部人对生活的执着、热爱和希望。作品在传统秦腔剧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花儿的旋律和秦腔紧密结合,凸显了具有宁夏地域风情的花儿特色。这样,在拓宽剧作题材表现领域、开发适宜于戏曲表现的艺术形式上,探索了戏剧在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狗儿爷涅槃》是揭示现实生活中农民苦难、审视新中国成立近30年时期农村政策的作品。编排上,打破了传统戏曲顺向的时空进程,通过交叉时空、逆向时空的结构方式组织情节,舞台充满了跳跃性、多变性,并在多变的时空中保留了戏曲强烈的虚拟化、写意性特征,体现了戏曲美学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而《王贵与李香香》的风格迥异,或许是秦腔与其他现代戏剧作品最大的不同。作品在尽可能保留原诗特点的基础上,大胆采用唱诗班的形式唱出诗中讲述的故事,在描述生动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细节时,又运用秦腔来表现。这样的表演形式,在中国戏剧中是首次尝试。

  十多年一路走来,宁夏秦腔剧院的探索路径方向清晰,对卓越与超越有着格外清醒而又富有创意的执着追求。三部作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用心用情用功,努力对接时代与大众审美情趣。每部作品都力求有所依附,有所创造,以崭新的面貌,宣示戏曲艺术的蓬勃生命力。创新是文艺作品的生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戏曲变幻出万千气象的重要支撑。宁夏秦腔剧院以自身实践,提供了形象印证。

  开掘兼容并举

  《王贵与李香香》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理念上,更加关注以当代视野去开掘、去兼容,为戏曲现代化赋予更加宽广的面向。从李季的长诗到刘锦云的秦腔,由文学到戏曲,刘锦云的改编做出了独特尝试。作品忠于原著精神,又有戏剧性的转化和创造性构建。

  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是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文艺坚持民族化、大众化方针的生动实践。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民间艺术形式,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诗作以土地革命时期陕北农民革命运动为背景,通过讲述一对农村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农民阶级饱受压迫的悲惨状况,生动地反映了陕北“三边”地区农民闹革命的壮烈景象。从而,表现了革命与劳动人民幸福生活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形成了长诗鲜明的主题。这首诗一经问世,在当时乃至以后几十年直到现在,都引起了很多关注与思考,被誉为中国新诗在特定阶段里程碑式的作品。茅盾曾称赞作品“是一个卓越的创造,说她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也不为过”。

  作为文学经典,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一直以来被不同的艺术形式所搬演,从歌剧到淮剧,从舞剧到陕北说书,因鲜明的民族审美观和革命气质,成为红色经典不断释放能量的有力证明。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在今天同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革命、爱情、自由、平等、英雄主义激情等主题,是文学艺术永恒的表现内容和价值追求,任何时代都能引起广泛共鸣。

  编剧刘锦云是北京人艺知名编剧,创作过话剧作品《狗儿爷涅槃》《风月无边》《阮玲玉》,小说《笨人王老大》《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他善于在生活深处植根,在向纵深处拓展中,去探索人物的命运和种种情感。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精神与灵魂是对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对美好爱情、自由平等的追求与呼唤。把这样的作品搬上秦腔舞台,虽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当代审美价值,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昨天的故事如何讲出今天的风采,概括洗练的诗歌如何幻化成具象的舞台表达?刘锦云以独到的眼光、提炼和艺术构思,让深厚的历史价值产生了独特的当代意义,将飞扬的诗意变化为独具一格的舞台文本,完成了一次艺术对红色经典的致敬与再出发。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坚持突显原著的精神灵魂,又让高度凝练、跳跃的诗歌艺术转化为具象的舞台呈现。诗歌的跌宕起伏、丰富的表现力和鲜明形象,转换为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个人情感和时代命运的紧密相联——咱们闹革命,革命也是为了咱。原著中民歌体的经典表达,尤其是别具特色的比兴手法、风土味极浓的意象,以及原诗中的精彩句子,都体现于编剧的文学建筑中,并又巧妙进行了艺术处理,更多兼顾到戏曲唱腔的特点。戏曲人物的唱词和原著民歌体的诗句巧妙地融为一体,拓展了原著的意境。作品也突出了王贵从觉醒到自觉走向革命抗争的过程。“革命是个好东西,革命是个好家伙”“铁拳砸碎贼脑壳,穷汉可以娶婆娘”……编剧用最质朴的表达,对黄土高原上最火辣、最粗粝的情爱表达方式进行别致处理。全剧的个体爱情与生存命运、民族的集体抗争与解放自由,释放出强大的艺术张力。

  从某种意义而言,刘锦云的改编,体现了他对原著与戏曲剧本文学体裁差异性的准确认知与把握,完成了革命题材诗性的表达。他对戏剧创作题材的有力拓展、精到挖掘、重新构建,为红色资源、文学经典的再创造提供了借鉴。作品与戏曲元素、艺术手段的大幅度勾连,也为舞台的二度呈现提供了广阔空间。忠于原著,又有丰富完善和独特审美,带有当今时代的鲜活气息,这可谓文学经典改编成戏剧作品的优秀案例。

  《王贵与李香香》二度呈现的鲜亮之处,也是难题所在,即如何保持个性化探索。既是戏曲的、秦腔的,又是时尚的、新颖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有内在诗意,又有高远境界,从而体现出历史价值与当下意义的有机融合。应该说,用“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秦腔来演绎革命、爱情、英雄主义激情,表现“三边”革命老区朴实豪放的地域民风,两者之间有着恰切的气质关联。但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对戏曲做出的最大胆的改变,则是在对西方古典艺术的调度与运用上。

  主创人员果断而极富魄力地将西洋艺术和中国故事勾连,让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大胆交融。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剧诗和形象表达中,也体现于舞台视觉的选择上。舞台上构建起多维视觉场景,西洋歌队、钢琴伴奏和秦腔、信天游、花儿等西北元素,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舞台效果。特别是一架钢琴和数十人的歌队,以高度间离的形式,让作品的前后两个区域分别明显。钢琴伴奏和大型歌队作为后区,前区为传统秦腔表演区。前后区各有担当,又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后区合唱队参与叙事、吟唱,烘托气氛,也以对唱的形式承担与前区表演对话的功能。前区演绎人物的命运和细节。这种把西洋钢琴伴奏与歌队合唱直接引入古老质朴的秦腔表演的尝试,充满探索意味。深沉激越的钢琴伴奏、清幽婉转的合唱,与秦腔酸心热耳、高亢激越、悲凉悠长的唢呐声相伴随,加之中国西部特有的信天游、花儿等民歌小调,一起来抒发情感、刻画人物,让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秦腔在与异质艺术方式的融合中,释放了传统优势,又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样的表演形式,无疑构成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

  从一定意义而言,王贵与李香香的爱情故事,完成了一个既往的革命故事在当代审美中的现代回归,可谓地方戏曲剧种的当代表达。作品为名著改编提供了忠于原著精神又有开拓创造、古老的剧种与西洋艺术融合、为秦腔注入新活力新思考的有益启示。无论剧本创作、表演形式、音乐风格还是舞台效果,都是中国戏剧创作史上前所未有的尝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一套”,昭示了中国戏曲现代性转化的新生面。

  主创力量整齐

  把诸多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释放秦腔的传统优势,动力来自哪里?这来自于宁夏秦腔“现代秦腔”的艺术理念,更来自于主创人员在“三部曲”的相继创造中不拘一格的创造性思维。当然,宁夏秦腔剧院对主创团队的选择,以及舞台呈现的整齐阵容,同样是作品成功不可忽略的重要构成。前有刘锦云的文本珠玉在前,后有导演张曼君的创意,以及柳萍、李小雄的表演拾级而上,他们以全新解释为剧本赋能,将创造力和艺术理解力在舞台上精美绽放,在角色与题材主题的流光溢彩中,令人不由感叹作品的新颖与活力。舞台上每一个人的劳动与智慧都可以圈点,无可替代。

  张曼君是一位有着高度的审美自觉的导演。她对戏剧的深度认知和专业化态度,形象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这是当下极为稀缺的认知境界和精神资源。她执导的作品,竭力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有着鲜明的以新歌舞演故事的风格特色,和较高的艺术辨识度。她善于延续戏曲歌舞的传统,又深入诗化、扩容舞蹈戏曲化的意蕴。现实与浪漫,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在歌舞与戏剧关系的开拓上有着独立思考。

  张曼君的戏剧理念很鲜明:“退一进二”和“三民主义”。退一步,回归戏曲本体的美学思维;进二步,高扬现代观念,实践新的观演关系的质变与突破;从生活文化出发,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融入“歌舞演故事”之中,建立新的赋形坐标。她将故事结构新、叙述方式奇、人物塑造绝,作为戏曲现代戏的强有力支撑。这一切,都让她导演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张氏印记。她的开放与创造,体现了激活传统、融通时代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中国戏曲作为民间土壤深厚的优秀传统艺术,如何契合当代不断提升的审美情趣,如何对戏曲艺术的丰厚积淀和当代艺术发展给予足够尊重,以戏曲的新思维,建设新形式、新体系,塑造新人物,这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秦腔《王贵与李香香》中,文化的自信与创造力的张扬,构成张曼君导演个性化表达新意不断的鲜活场景。她的“民间化”,使歌剧元素本土化了。唱诗班、钢琴与秦腔、信天游、花儿融为一体,也更为戏曲化了。她的“三民主义”再出发不只是样式、样态、形式及语汇的更新变革,更包含着对戏剧精神气质的重塑。她对戏曲诸多元素,有着自己个性化而又坚定的把握与要求。

  剧中扮演王贵、李香香的演员李小雄和柳萍,分别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两位艺术家以高水平的声腔艺术征服观众,表演上运用各种戏曲表现手法,显示了不俗的艺术功力。千回百转的声腔之美,起落有致的身段之美,韵味醇厚的精湛演技一一在舞台上闪过,令人回味悠长。这也是《王贵与李香香》最终可以在如此多“实验”与“创新”的尝试下,依然保持着很高艺术水准的重要原因。女主角李香香的扮演者柳萍,扮相俊美,嗓音清亮,表演精致,灵动传神。她柔情呼唤“贵哥哥”,深情坚贞盼天明,她对足尖、挑担动作等程式的运用体现出对人物塑造的深厚表现力和把控力。无论是叙事的婉转悠扬,还是抒情的高亢激越,善于将观众引入特定的舞台情境,把人物的心境和生命形态演绎得别有韵味,把人物的内心流转、心灵渴求表现得温润有致。她的唱念做表声情并茂,将一个原本停留在文字诗意中的女子,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王贵的扮演者李小雄,素以扮相英俊、台风严谨、表演洒脱、文武兼备著称。他的表演沉稳大气,唱腔韵味醇厚。对剧情的理解,人物的把握,有继承有创造。他的人物刻画生动准确,粗犷中有细腻。故事中朴实傻憨的庄稼汉,被他塑造得可爱而且刚硬。井边寻找香香这场戏,他对地上留下的香香的脚印,就像捧在手心里的宝一样去观察,将一个青壮男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舞台上,每一个角色的扮演者,都能在新的艺术要求中完成自身人物定位,且不辱使命,各美其美,最终成就大美。

  毋庸置疑,剧院和主创的理想追求与艺术定力,并使定力转化为巨大生产力的坚强意志,同样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理想追求指向期盼与渴望,定力体现于眼光、选择和达成意向的坚决态度,这几点构成宁夏秦腔剧院鲜明的艺术标志。仅是剧目主创的选择,就是眼光向上、精准策划、坚持超越自我的优秀实践。他们知道必须不断站在新台阶上向高处仰望,必须与名家携手,彼此珍惜,借力起跳,让新生剧目起点端庄、品相不凡,为自己的艺术理想插上有力的翅膀,并且顺势而为,飞向更加辽阔的远方。

  宁夏秦腔剧院,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张曼君、刘锦云、柳萍、李小雄等人连续创作了《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这现代戏“三部曲”,让人对优秀作品成为艺术生产中心任务的内质有了具体认知,为秦腔艺术乃至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转化提供了镜鉴。名著的改编,艺术的变革,秦腔的继承创新,尤其是中国艺术进入新时代,以当代审美视域,尝试与观众的审美情趣对接,宁夏秦腔剧院提交了优秀范例。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留下的思考和启发,早已超越了一部作品的意义,它将为秦腔乃至中国戏曲奉上一段光彩夺目的艺术传奇。

  艺无止境,好戏是磨出来的。作品还有进一步修改提高的空间。秦腔和西洋乐队歌队的特质需要进一步融合;王贵觉醒和自觉革命的过程,要有扎实的、更为合理的铺垫;演员的细腻情感要与人物身份相协调,王贵是放羊汉,井台边对香香脚印的揣摩与细腻观察,有一点矫情,与人物身份略显游离。其他方面,还需做一些精细化的调整。期待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在新起点上走得更远。(刘玉琴)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