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特色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的艺术特色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1-25 09: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馗

  《王贵与李香香》从叙事长诗改编成秦腔现代戏,极具挑战意义。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独特性在于,创造性地通过陕北民间信天游形式,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展现民间立场、描摹民间情感、张扬民间理想的高峰之作。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段革命历史甚至这首长诗所传达的文学趣味、理想信仰,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已经很难体味。秦腔的改编创作立足于当代,回头观照中国革命历史,用真切的形象质感,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情风貌与纯真纯粹。

  这样的创作所面临的困难,不仅是如何将王贵、李香香变成鲜活的艺术形象,也不仅是将一段简单的爱情故事、革命历程,扩容成生动的戏剧表达,还需要保持长诗的经典性,来实现艺术高峰的再创造。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紧紧聚焦“咱们闹革命,革命也是为了咱”的长诗主旨,承袭了长诗用民间视角来透视人与革命关系的艺术辩证法则,同时,用浓郁的民间风格来重造秦腔的剧诗文学。该剧鲜活的语言,将李季长诗作为叙述体嵌入戏剧结构,找到了秦腔与西北大众相契合的文化本源,做到了乡土诗意的流畅宣叙。

  信天游作为西北重要的民歌形态,是西北民间世代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肇自久远的文学表达。它比方于物,托事于情,借助外在世界的寄托化喻,委婉含蓄、酣畅淋漓地传达人的自我心灵。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的文学表达,除了保持戏曲自有的叙事、抒情等艺术法则外,还借用信天游的比兴手法,为戏曲文学染上了浓郁的、极具民间个性的秦风秦韵色彩。例如“头顶人家的天来脚踏人家的地,站着坐着都受人家的欺;山坡上的谷子圪登登的个青,掌柜的贪心没有个尽”“发一回山水冲一层泥,交一回亲亲脱一层皮;井台上苦等哥哥面,我的好人你在哪里”“马蹄落地嚓嚓响,山风吹来阵阵凉,战士心急热汗淌,恨不得腋下生翅膀。白生生的蔓菁一条根,庄户人和赤卫队一条心,听说亲人打进村,家家户户开柴门,捧出隔年枣表表咱的心”等,耐人寻味。

  这些取自信天游的剧诗,或点缀于一段唱腔,成为民间趣味的典型标识;或直接渲染情境,展示民间风格的表达逻辑;或前后连贯,在剧诗音韵转接中,形成铺排有序的叙事形式。在再现李季长诗的基本特色时,也让秦腔板腔体文学结构,增加了民间诗歌的意境、俚曲乡音的韵律。这种文学表达,将现代戏曲的文学创作直接追溯到中国传统诗歌的精神本源,正如《诗大序》在阐释诗之“四始”时,强调“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如此,以西北土风为基础的人情表达,再次为秦腔文学注入了原生活力,以及艺术持续生长的乡土品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在保持剧诗乡土诗意追求的同时,寻绎着男女两个主要形象的悲欢离合,始终聚焦于王贵与李香香在面对爱情被威胁、欺凌和破坏时的生命主体意志。单纯的男女人际关系在诗歌语言的地域化渲染时,流露出人与环境的诗意推进,形象符号变成诗的意象,剧作成为浪漫、写意、灵动的乡土诗剧。在《一个妹子一个大》的一场“井边相会”中,香香的脚印引动了王贵对于性与灵的青春畅想。“数着梅花心花开”的王贵,“循着脚印一路走着,不觉寻到了香香的脚跟前”。简单的一句舞台调度,演绎出一对青年基于生命冲动而缔结的浪漫爱情。同样是一串脚印,“露出了奸笑的崔二爷”却暴露了“井台边偷看了一场戏,心忌恨小男女狗扯羊皮”的嫉妒与仇恨。由此,在《掏苦菜》一场“菜地相见”中,表现出低劣粗俗的强盗逻辑。在这场戏中,随着崔二爷“彩礼已送到你家门”的唱词,接入“那一边,崔府送彩礼的人来到香香家窑前”的“媒婆提亲”场面,来展现同一时间的李德瑞为女儿拒婚的农民本色,形成父女同情共命的生命本色。

  这种用行动、场面来回应乡土剧诗的艺术创作,以及所表达的纯粹诗意、明朗态度,展现出以“一人之本”透视“一国之事”的观照与升华。单纯个体的生命成长,便与三边革命历史背景紧密结合起来,为乡土诗剧赋予了革命史诗的色彩。剧中判若泾渭的阶级群体在人性化的抉择中,被清晰地分隔开来,诠释出特定历史阶段中社会阶层分化,乃至实现革命启蒙的必然趋向。简单的男女爱情,被镶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土地革命的背景下;悠长的抒情与叙述,成为一个时代里中国农民生活和理想的集体记忆。

  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凸显出来的民间个性和乡土风格,不仅体现在剧诗和形象表达中,更体现在主创者对舞台视觉的选择方面。该剧通过歌队的设置,在舞台和剧场中,构建起多维视觉映像。这样,既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生态形态,也让演员在歌队之间、乐池上下灵活游走,使表演在广场艺术感十足的场域中充分流动起来。特别是一架钢琴和数十人的歌队,以高度间离的形式,让秦腔所表达的一段爱情故事,映衬于中性的现代歌唱中,形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空间。

  《革命是个好东西》一场戏中,舞台上庄严肃穆的歌队合唱,衬托出王贵的心理空间和活动情境。羊群、人群都是通过他与歌队之间的转接和对话,来升华走向觉醒的青年对于革命的理解、接受和信仰。此时的舞台上,秦腔再现故事,歌队表达叙述;秦腔核心乐队渲染故事情境、表达人物心理,钢琴诉诸理性宣叙、引发现代观照,彼此交织,相得益彰,时空自由转化,情感古今呼应。由此,王贵与李香香的爱情故事,就真切地回应了李季长诗所要表达的文学境界,也持续推进了一个既往的革命故事在当代审美中的回归。秦腔改编,将长诗成功推进到戏曲的艺术高度,革命经典也实现了戏曲的经典再造。

  秦腔是西北大戏,其生态文化空间多元、丰富。举凡戏曲涉及的形态类型从小戏到大戏,涉及的题材类型从生活戏到袍带戏,在秦腔中均能找到经典剧目例证。这正显示出秦腔受众群体的丰富性。当钢琴伴奏的合唱形式,与秦腔的唱做表演杂糅在一起时,不是两种艺术的彼此削减,而是让秦腔在现代剧场观照中得到淋漓尽致地释放。舞台上,由两种音乐、两种表演共同建构出张力悬殊的艺术空间,让秦腔传统的韵味成为剧场聚焦的审美对象。几乎在一桌二椅最纯粹的场面中,把秦腔的诗乐歌舞之美表达了出来。

  这种异质融合所带来的现代质感,很好地解决了秦腔受容于现代剧场的局限,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秦腔传统的优势。这样的创作,来自于宁夏秦腔“现代秦腔”的艺术理念,更来自于导演张曼君在“三部曲”的相续创造中不拘一格的创作思维。当然,这样一部秦腔现代戏,在舞台形式和叙事结构中体现出的唯一,或许只适用于李季长诗所表达的特定故事和艺术风格。对于有着数百年艺术传统的秦腔而言,“现代”最直接的诉求,即是让秦腔的古老艺术传统作为剧场艺术活在当下和未来。这样的唯一,恰恰是现代艺术独立个性的必然结果。(王馗)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纪录片《曹俊》:华彩绽放 丹青无际

  • 刘上生:曹雪芹的“隐秀”之笔——品味《会芳园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