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里的家国情怀
——访青年艺术家索炎
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最早可追溯至汉朝的画像石,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为艺术特点,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在保留艺术性的同时,兼顾通俗性和大众性。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连环画不仅是青少年的重要课外读物,也是许多成年人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充实着人民的文化生活,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小人书’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小时候的梦想之一就是长大能成为小人书的作者,后来才知道这叫‘连环画’。通过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连环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我真正圆了小时候的梦想。”青年艺术家索炎这样谈到。
索炎自1994年在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以来,先后创作了《雷锋》《远东战役中的和平天使》《嘎丽娅》《落雨季节》《月下笙歌》《党费》《狼牙山五壮士》《国徽》等作品,这些彰显着家国情怀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温暖的力量,作品《国徽》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作品成果运用。
连环画《国徽》 素描 79cm×50cm×4 2018
索炎说:“国徽,是每一个中国人最熟悉的标志,但是,国徽诞生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我在收集素材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前辈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激情四射、热血澎湃的情感。国徽的设计与制作洋溢着爱党、爱国精神,将那么多人的心思和智慧凝聚到一起。”她通过连环画这种具有叙事性的绘画方式重现国徽设计制作的过程,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徽的诞生过程,体会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国上下的激动之情,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
从最初的故事构思、画面布局、绘制草图,到确定画种、工具、手法,再到落笔绘制、环境渲染、细节刻画,最后调整定稿,连环画作品《国徽》呈现在大众面前。它以写实的表现手法,采用铅笔素描的表现形式,以最朴素的语言,呈现了富于当代性的审美范式。构图具有设计感,辅以黑白灰的构成方式,用虚实相间的节奏叙述,展现艺术语言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展现了创作者的主观视角,引导观众在情感上的自我带入。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不仅圆了我创作的梦想,让我在两个月的学习中体会到名家老师们的绘画技巧、经验。”索炎表示,“在当前人们阅读方式倾向于银幕的背景下,连环画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困难,是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让我完成了连环画《国徽》的创作。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光辉的革命历史,服务于大众人民,是当代艺术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会继续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奉献给国家的艺术事业,用艺术的形式传播正能量。”
(光明网记者张义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