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之音,亦求尽善尽美
——交响乐《王羲之》“一改”专家修改会在京召开
2019年9月6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交响乐《王羲之》“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等出席会议。作曲、表演、演奏、指挥、理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与交响乐《王羲之》主创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对作品的进一步修改打磨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希望作品能够尽善尽美。
奏响古今时空乐章
交响乐《王羲之》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叶国辉创作完成,通过三管编制大型交响乐队和男中音、邦笛、新笛和童声等的合作,并节选《墨池记》和《兰亭序》为歌词,凸显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深刻内涵。叶国辉在会上简要介绍了交响乐《王羲之》的创意来源、创作经历和演出情况,并表示在创作之初首先保证了服务当下人民的审美趋向,在具体的创作定位上力求做到雅俗共赏。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宋飞表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融合的创新作品,“要在古今文化、文学与音乐之间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并且用交响乐这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交响乐《王羲之》却采用了一种立体构想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了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这一点非常难得。”
中央歌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么红表示,交响乐《王羲之》首先从题材上挖掘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符合中国人文精神的审美情趣。作品通过鲜明的内容和丰富的形式,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中作品以大气磅礴著称的“书圣”王羲之。
曲名结构需再斟酌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一级指挥谭利华指出,作品名称交响乐《王羲之》稍显不专业,并且演出中笛子和乐队演奏时间较长,缺少音调的变化,可听性不足。因此,他建议多结合一些现代手法,提高演奏技术含量,以表现“书圣”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
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卞祖善同样指出,目前的曲名与交响乐所叙述的主题不太贴切,建议选用更具诗情画意的名字。而且,作品目前更贴近雅俗共赏的层面,悠远、古朴和现代管弦乐技法的应用没有充分发挥。建议前奏或者引子加入纯器乐,中间加入间奏曲,以更交响化的方式穿插笛子、童声和男中音。
在同样的问题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一级演奏高艾也指出,作品名称改为交响诗、交响音画或许更合适。除此,他还建议,增加一些民族音乐的配器,并与乐队各个部分的专家多做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提升。
在乐团的改进方面,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娜木拉认为,首先,国外的乐团虽然技术和音准方面都很好,但可能因为没有完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把这部作品只作为现代作品来演奏,在没有童声、笛声和男中音的部分即重复的部分表现得比较古板。她提出,加强乐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演奏家的二度创作达到和观众的交流。其次,建议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融合将王羲之这一人物和作品一同展现出来。最后,希望竹笛演奏家的装扮和服装能够更贴近中国民族乐器的风格,达到和作品的契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向民也提出,国外的乐团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上有所不足,可以让中国的乐团进行演奏,这样便于作品情感的呈现。另外,笛子部分与童声和男中音相比较短,显得不太平衡。而且,笛子欠缺更加多样性的表现方式,需要进行修改。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编审王纪宴指出,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气韵之美不等于电视剧一般的配乐,也就是乐曲中不存在情节;每个地方的高潮不代表事件的发生,应当有一种内在推动力使其成为真正的交响作品。他建议,乐团演奏时将乐谱纳入彩虹式线条之中,让重复的段落不再单调。另外,对于书法这种空灵的艺术以及王羲之的人格来说,结构中需要一种更“淡然”的处理,建议在配器方面尝试大胆删除。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张朝指出,笛子部分的处理较为连贯,但是女孩演唱之后因为观众的鼓掌导致节奏断裂。他建议,将笛子部分和女孩上下场设置得更加浑然一体。竹笛演奏和女孩演唱也可以在场上行走,形成空间变化,并且避免演奏的中断。笛声、童声和男中音这三个重要角色,可以先以三个重奏的形式,然后拆开,最后合在一起,升华交响结构,形成高度统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教授常平指出:笛子是来表现抽象内容;童声是来表述口口相传的王羲之故事,具有符号性的作用;男中音是王羲之的形象或者是他的精神象征,这种安排比较合理。但在结构上,这三者的横向关系大于纵向关系,导致在最后重合部分的分量轻、篇幅短。他坦言:“我更期待的是,三者重合在一起时形成一种交响性的发展,形成复调的关系和定向的关系。这也是从听觉习惯出发的要点。”
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钱仁平对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和支持,以及与会专家认真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表达了感谢。他坦言,国家艺术基金给予上海音乐学院的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是一种信任。会后,主创团队将对专家们的意见进行细致梳理,召开一次内部修改会。同时,科研处将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的管理规定,以及学院领导的要求,全力协助好主创团队,将交响乐《王羲之》打磨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