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2-11 13: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作品巡展(北京站)开幕及新书发布仪式

  光明网讯(记者 石依诺)12月9日,“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巡展(北京站)开幕式暨《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成果运用作品集新书发布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呈现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下青年艺术家最新的创作成果与艺术面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春雷、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以及美术界专家学者、参展青年艺术家出席活动。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北京站现场(摄影/崔益明)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青年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成果运用作品集》

  展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作为本年度的最后一站展览,本站既是收官之展,也是大规模的总结之展。作品从国家艺术基金2014-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结项成果中遴选而出,共展出作品198件/组,以“为时代画像”为主题,分为“人文镜像”“山河叙事”“历史化迹”“天工开物”四个部分,展现出当代青年艺术工作者对现实题材、祖国山川、历史文脉以及工艺实践的关注,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艺术创作的火热激情与青春活力。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北京站现场(摄影/崔益明)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北京站现场(摄影/崔益明)

  国家艺术基金对青年艺术家的支持,是贯彻习总书记“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美术类作品的成果运用以“中国艺术新视界”巡展为纽带,围绕巡展进行了艺术家采访、艺术评论、媒体宣传和作品出版等活动。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北京站现场(摄影/崔益明)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支持青年艺术家的成长,是国家艺术基金不变的宗旨。”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表示,国家艺术基金一直致力于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和展示平台,营造有助于年轻人放飞梦想、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国家艺术基金对青年艺术家的支持,有效地激发了广大青年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明显的成效。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崭露头角,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

  “国家艺术基金为我提供了重要的鼓励和支持,成果运用更营造了高水平的青年艺术家交流平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付少雄于2018年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立项资助,其工艺美术作品《中国风骨》于2019年获得成果运用。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他建立了传统锡器的数据库,并由此创作出兼具陈设装饰性和实用功能性的锡器,诠释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内敛含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像付少雄这样的青年艺术家还有很多,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青年中,有高等院校的教师,美术馆、博物馆的文艺工作者,还有在社会独立打拼的艺术才俊。为集中展现他们的创作成果与思想火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协调中信出版集团编辑出版了《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青年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成果运用作品集》,“书中集中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呼应‘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观念、紧扣‘为时代画像’的历史使命,创作出的一大批体现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认为,作品集的出版让广大观众和读者更直观地欣赏并了解这些青年艺术工作者,令更多人关注、认识和传播中国艺术。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北京站现场(摄影/崔益明)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也使艺术基金支持的青年创作成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做到了艺术来源于人民,艺术服务于人民。”据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副主任王雪峰介绍,一年来,项目注重展览、学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既促进和鼓舞了青年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亦扩大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成果的影响。2019年已先后在山西太原、湖南长沙、安徽合肥、贵州遵义、广西南宁、云南昆明、北京、新加坡8个城市进行了展览,用中国青年的艺术创作讲述着中国故事,更传播了中国文化。

  在展示作品同时,“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还关注青年艺术创作的研究与探讨,致力于通过总结与梳理为中国当代青年创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指导。以“守正创新”作为学术研究视角,本次巡展举行了主题为“青年•艺术•未来”的学术论坛,分别从“文化自信与艺术共同体”“传统文化与当代拓展”“现实主义与艺术创新”三个角度进行讨论,邀请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信出版集团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青年评论员、部分参展艺术家做主题演讲,以青年艺术为媒介,围绕现实主义、地域文化、多元融合、创新路径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以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学术论坛现场(摄影/崔益明)

  “我们愿意和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努力,为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发展的机会、展示的舞台。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工作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坚守艺术理想、勇于创新创造,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画像,投身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来,奉献出更多更新更美的精品佳作。”雷喜宁表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艺术成果通过巡展的形式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未来将以更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和文化新境。(石依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