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话剧《詹天佑》“二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话剧《詹天佑》“二改”修改会专家发言摘编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2-23 17: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全剧着眼于人,着墨于情

  孙豹隐(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话剧《詹天佑》思想内涵深刻,生动描绘了詹天佑等一批留美知识分子,在那个愚昧黑暗的时代,为追求光明而经历的迷茫、愤懑,以及对理想的坚守。在张扬改革、创新、爱国、自强的语境中,再现了清末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的典型环境,塑造出詹天佑这样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全剧着眼于人,着墨于情,迸发出赤子情怀。人物从少年到中年,从铺就铁路到营造心路,两路交织,意蕴丰富,释放出当代创造的价值,唱响了一曲“中国脊梁”的颂歌,树立了一个时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

  剧中,詹天佑为了干成大事,不得不拿钱捐官,为亡灵打幡。这种于污浊泥沼中开出的洁白、鲜艳的风荷,没有拔高的痕迹,而是真实可信、血肉丰满。作品对时代环境把握精准,展示面广。语言风格精致、雅致而通达,既突出了主题,又对人物性格刻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大量真实史料、照片的使用,有效提升了作品的精神内涵。

  提点建议:作品对詹天佑的学生时代铺垫较多,使得节奏有点拖沓,剧情不够集中。而关于如何修建京张铁路,刻画得不够充分。之字形线路,在剧中没有浓墨重彩。竖井施工法,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创造,应当在剧中有所体现。除此,詹天佑还通过修建京张铁路,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他对中国铁路史、世界铁路史有何重大贡献,以及他的精神对今天有何启发意义?结尾部分,应当有所升华。一些相关内容,可以通过LED屏幕显示。詹天佑的家庭,也有可写之处,建议酌情补充。另外,从技术角度讲,目前的LED屏幕有点乱,与剧情结合得不够紧密,影响了演员表演。舞台显得暗淡,希望在灯光设计上再下点功夫。

  戏剧内容,应当主次分明

  党小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室原主任、一级编剧):

  看了话剧《詹天佑》,产生了许多联想。它不是历史事件的罗列,而是直达主人公詹天佑的灵魂,颇具思想深度,可谓一部内容扎实、品质较高的作品。

  俗话说,艺无止境。话剧《詹天佑》下一步如何修改打磨,攀登艺术高峰?全剧的信息量较大,让人感到应接不暇。史实考证应当扎实,但没必要对每个角色都做介绍。写戏时,要做到主次分明,一些次要内容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什么都想说清楚,反倒影响戏的写法。另外,该剧风格比较凝重,影响了剧场的吸引力,不利于人物塑造、气氛调节。有鉴于此,希望适当借鉴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

  话剧《詹天佑》有着大手笔风范

  黄维钧(《中国戏剧》杂志社原常务副主编、编审):

  在晚清腐朽的封建统治下,修建京张铁路,不仅要面对帝国主义的压制,还要面临诸多同僚的阻拦。在这两种压力下,詹天佑初心不改、历经磨难,终于实现了愿望。话剧《詹天佑》有着大手笔风范,把詹天佑等人的命运,以及京张铁路的修建放在民族历史、国际风云里来展现,大大拓展了时代背景、思想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慈禧太后,不是传统戏剧中的反面人物,而是力排众议,支持了詹天佑。这种写法,有着一定的新鲜意味。

  之前的版本,主要围绕着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争夺路权等来展开。后来,在宏观上提升拓展,在微观上适当压缩,抓住了主要戏剧动作,这样的修改恰到好处,为刻画历史人物积累了宝贵经验。个人认为,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应当着墨更多,相关戏剧动作有待加强。一些台词的现代化意味过浓,希望能够更含蓄,让观众慢慢思考和领会。主人公詹天佑,要有自己的语言特色,给观众以新鲜感。

  适当压缩,做好取舍

  吴然(北京演艺集团原总经理):

  詹天佑一生修了两条路,一是其心路,一是中国人的铁路。话剧《詹天佑》立意于此,格局较大。

  全剧目前共有两个多小时,篇幅较长,建议适当压缩,做好取舍。压缩过程,主要涉及复式结构,如何拿捏比例。内容完整和全面,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从观众接受的角度来讲,可能就容易出现问题。大胆精简副线,全剧就有了压缩空间。另外,对詹天佑的认知,观众往往容易先入为主。表演方面,剧中的青年詹天佑比较内敛,但爆发力不够,希望再给点劲。

  全剧副线有待精简

  张明(甘肃演艺集团原总经理、一级编剧):

  话剧《詹天佑》基本已经成形,目前到了认真打磨,向精品冲刺的阶段。接下来,如何扬长补短、精益求精?

  个人认为,戏很流畅,结构严谨,但戏剧张力有待加强。作品采用了复式结构,但副线有点多,主线不够突出。全剧的主线,是修建京张铁路。编剧可能是想表现詹天佑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于是用了一些篇幅,来写他的学生时代。但回溯学生时代时,如果着墨太多,就会使戏显得平淡。这些副线若想精简,一定要下决心。

  哈姆雷特式的拷问、思辨和拯救

  李利宏(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一级导演)

  话剧《詹天佑》把洋务运动之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历史风云,较好地集中了起来。作品以修建京张铁路为依托,刻画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一群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表现他们的心路历程,充满哈姆雷特式的拷问、思辨和拯救,难能可贵。导演在历史碎片化的整合,以及以戏剧方式来表达历史文献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让作品别具一格。

  在下一步的修改打磨中,希望加强作品的剧场性、观赏性,让观众更好地接受。编剧黄维若偏重于写人心,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剧中,主人公詹天佑的那些内心独白,怎样来更好地表现?在舞台呈现上,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应当有明显区别。一旦涉及心理活动,怎样在演员表演、灯光设计等方面进行特殊处理?一旦处理好了,可能舞台面貌就会更好,戏剧张力就会更大。这是一部思辨性很强的戏,如何把思辨性以戏剧形式、人物形象的方式传达出来?希望作品在时代语境上,再下点功夫。

  舞台美术体现出一种简约美

  刘远(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一部好戏,要有浓浓的情,要能燃烧观众,还要能引起人的联想,引起人的思考。在话剧《詹天佑》的结尾,詹天佑历尽坎坷,意识到自己是在埋葬旧制度、送别旧时代,应该欢呼与歌唱。这是全剧的主题,也是人物的心路。

  舞台美术的呈现,对提升全剧的思想深度起到了很大作用。演员表演朴实、接地气,角色塑造比较成功,尤其是詹天佑和慈禧太后。舞台上没有多余的道具,而是体现出一种简约美。最后一场戏,当詹天佑拿着招魂幡出来,发表那段深刻的内心独白时,让人眼前一亮。

  接下来,全剧的观赏性有待加强。例如,独白应该怎样更好地处理,而不是满足于念台词。戏剧创作,要用生活中的无数个去塑造舞台上的这一个。人物独白,要能撞击观众的情感;人物塑造,应当强化个性色彩,让戏变得更浓烈。

  舞台美术,应避免干扰表演

  章抗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看了话剧《詹天佑》,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舞台美术方面,LED屏幕的运用,较为贴切地加深了全剧的历史感。虽然一些边边角角还有瑕疵,但瑕不掩瑜。LED屏幕的运动,与音乐配合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但为了避免干扰演员表演,希望屏幕的运动幅度和速度,能够稍微小一点、慢一点。

  另外,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全剧最后,希望出现一个群众场面,来体现民族形象。

  话剧《詹天佑》的独特风格

  孟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原总政话剧团团长、一级编剧):

  话剧《詹天佑》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詹天佑,不一样的舞台形式感,不一样的历史题材作品。该剧延续了编剧黄维若一贯的风格,体现出对文人戏剧、学者戏剧的积极探索。在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演员进行了一些个性化处理,使得台词更加深厚,这点值得肯定。另外,舞台呈现浑然一体,体现出对戏剧本体、舞台特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戏曲美学原则的深刻认知。舞台时空有限,千万不能把话剧演成电视剧。在这方面,话剧《詹天佑》的分寸感恰到好处。

  戏剧创作,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出现高原和高峰。国家艺术基金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为全国艺术院团、艺术从业者创造了条件,让他们有更好的合作机遇,以促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话剧《詹天佑》如何精益求精

  汪守德(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之前的不少文艺作品,在塑造先进人物、英雄模范时,常常会让人感到漂浮在空中,缺乏生活质感。而话剧《詹天佑》相对成功,颇具思想高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詹天佑形象。作品平和、凝重而犀利,写的不仅是詹天佑的经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困境、精神历程,为观众带来了很多思考,让人回首历史、审视现实、想象未来。一些角色,例如慈禧太后等,塑造得比较出彩。目前,作品已经比较成功了,不宜再做大的改动。接下来,如何精益求精?

  詹天佑作为主人公,在任何一个场景中,都要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眼球。一些独白和台词,还有待斟酌。LED屏幕上的文字、图片资料等,应当更讲究。例如,在介绍到京张铁路通车时,大屏幕上的图片,要让人感到焕然一新。演员的服装,与作品的整体品质不够协调,希望能够有所调整。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