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重点塑造申包胥人物形象
马博敏(上海京昆艺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原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原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
经过几次修改以后,京剧《春秋二胥》在文本和表演上都有了一定提高,舞台呈现更加完整。这部剧的戏剧冲突在伍子胥,但精神闪光点在申包胥。修改后,第一主角由原来的伍子胥转为申包胥,这是非常好的转变,也是这部剧立意的根本。申包胥能否在舞台上立起来,关乎全剧的品格和内涵。作为第一主角,申包胥这一角色仍需好好开掘。目前的人物塑造与地位还比较模糊,缺乏足够的内心情感的展现。
剧情后半段节奏偏慢,部分戏份有重复,使整部剧的可看性不足。如伍子胥和申包胥的几次见面,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唱词没有针对剧情矛盾点。全剧在伍子胥的迷茫之中收尾,这样的处理太草率。建议结尾落在申包胥身上,可以通过申包胥身上的精神内涵升华整部剧的主题。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情感变化
温大勇(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编审):
剧中申包胥入狱19年,出来后立刻义无反顾拯救国家,歌颂春秋大义,立意很好。申包胥的所有行为都合情合理,但伍子胥与申包胥之间应有的情谊、恩怨、情感的撞击等都被减弱了,这让作品的悲剧色彩也随之削弱,使该剧的主题趋向于简单化。
既然第一主角换成了申包胥,戏剧最后结尾不妨落到申包胥身上。目前收尾在伍子胥,原有的精神、立意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升华。伍子胥与申包胥的人物关系还要进一步梳理,如在攻城、淹城、鞭尸等戏份中,申包胥面对伍子胥,内心一定有强烈的斗争与挣扎,人物内心的细腻程度还可以再丰富一些。现在申包胥的所作所为缺乏内心变化的过程。
为人物的行为赋予合理性
秦华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梅兰芳艺术馆原馆长):
京剧《春秋二胥》最新版本的改动很大,将申包胥作为第一主角,这一变化是对的。如此一来,通过对复仇的反思,开掘出更有积极意义的主题。这部剧重新塑造了春秋末年两位历史人物,用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件,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19年后伍子胥复仇攻城,申包胥在遭受19年牢狱之苦后,刚被释放就为拯救楚国全力奔走,我认为这一点不合情理。历史剧创作要充分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观念,不能直接以现代的家国观念去考虑问题。我建议可以在前面加一段戏,如孟嬴悄悄保护了申包胥的家人。如此,在出狱后面对太后与楚昭王的救国托付,申包胥一系列的救国行为才更加合理。
传统题材焕发时代人文精神
谢柏梁(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任、教授):
京剧《春秋二胥》是宣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强音,剧中体现的爱国、宽恕等主题,为现代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也启发了我们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是一出精彩且内涵丰富的佳作。
伍子胥19年来心心念念要报仇,报仇的时候才发现仇家已死,失去了动力。伍子胥是楚国人,历朝历代都是楚国的功臣,而吴王阖闾真正的目的是要吞并楚国,伍子胥担上了灭国的罪名。因此,当申包胥劝伍子胥时,应重点突出事件中的要害利弊,增强戏剧张力,人物形象也可以更加丰满。
强化申包胥这一角色的亮点
翁国生(浙江省京昆艺术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浙江京剧团团长、一级导演):
如果让申包胥作为第一主角,他的戏份还需要加强。从目前的舞台呈现上来看,围绕伍子胥的矛盾冲突点较强,超过了申包胥的戏份,如何平衡这两个角色并有所侧重,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是一部心理剧,也是人物之间心灵的斗争,申包胥的内心情感变化需要得到更多的呈现。
该剧音乐唱腔表现得比较好,演员基本功扎实。另外,乐队也比较完整,音乐富有意境,具有远古的苍茫感。京剧唱腔和现代音乐结构相结合,整体舞台呈现效果较好。
关注生活真实与戏剧节奏的关系
白云明(山东省京剧院艺委会主任、一级演员):
第五场“淹城”戏份,存在一个“时间”的问题,即现实生活中的时间与戏剧时间之间的关系。“淹城”戏份是该剧的紧张时刻,淹城令下,紧接着应该是城被淹了,以及城中的一系列状况。现在有一段申包胥回来报信的唱段,和孟嬴的一段独唱,结束以后才是淹城。这里要注重解决生活真实与戏剧节奏之间的关系。
这部剧伍子胥与申包胥的三次见面是重点。第一次申包胥来到军营劝伍子胥回去,第二次淹城断交,第三次是鞭尸之后二人分道扬镳。从整部剧的呈现来看,申包胥没有太大的作为,攻城、淹城都没有阻止成功。下一步要考虑如何突出第一主角申包胥,现在很多戏份都在伍子胥身上,申包胥的人物形象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配器缺乏统一性
朱绍玉(北京京剧院一级作曲):
戏曲,一半戏,一半曲。该剧很好地遵循了京剧传统,唱腔布局合理。上海京剧院保留了自己的交响乐团,为戏曲在音乐革新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演出中,乐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配器需要统一,高潮部分的音乐爆发力不够,缺少对比性。另外,在配乐和唱腔衔接的部分,弦乐要谨慎使用。
根据剧情调整服装造型
赵景勃(中国京剧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一演”的版本既保持了恢弘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又有一定的完善和提高。剧情线索更加清晰,且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引发观众思考。
在“淹城”戏份中,建议淹城的提议由伍子胥提出,他希望以此来与楚昭王谈判,而最后的决定则由吴王做出,这样更符合吴王吞并楚国的野心。
该剧服装需要跟随剧情的发展有所变化。祭礼时,伍子胥和申包胥还穿着经典服装,加一件白色披风可能会更好。又如在城楼作战时,楚昭王还是龙袍,已经是战时状态,至少要换上软甲,服装方面还需要再下点功夫。
配器、音乐和唱腔一体化
李少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原团长、一级演员):
该剧配器、音乐和唱腔应一体化,整体音乐与唱腔风格要统一,忌三张皮。配器是服务于音乐和唱腔的。此外,优秀作品应该有一两段经典唱段,下一步可注重打磨剧中经典唱段,以供后世流传。
关于舞美的一点小建议,昨天的舞台全程看不清演员的眼睛,建议舞台上的灯光再细致研究,如何更好地凸显演员的面部和眼睛,以呈现更好地舞台效果。
舞美精致度不够
张旭(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秘书长兼副会长、一级美术):
该剧以“复仇”为线索,体现家族矛盾与百姓矛盾之间的关系,整体节奏控制得非常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舞美虽然风格简约,但还缺乏京剧的精致、典雅、唯美,道具制作稍显粗糙、简陋。最后,两个多小时的时长稍有些冗长,建议再压缩篇幅,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
关于复仇与宽恕的现代性思考
于鹤咏(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书记、一级舞美设计):
《春秋二胥》以史实为骨架,以人性为血肉,书写了一部厚重的历史悲剧,引发了对人性的深度思考。“一演”相比于前一版本,剧情更加顺畅,舞台呈现效果也更为突出。该剧坚持从人物切入,以现代性视角对这个史诗题材进行了深度挖掘,围绕复仇与宽恕、恩怨纠葛等展开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入情入理,立足于京剧本体,是一部品质上乘的新编京剧作品。
提一点建议,舞美整体风格简洁,与本剧主格调保持了一致,但景物形象还不够统一,一些道具略显粗糙,舞美还可以完善得更好。
(光明网记者产娟娟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