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用油画留住国家记忆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2-30 09: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用油画留住国家记忆

——访青年艺术家蔡则可

  当中欧班列从亚欧大陆遥远的东方缓缓驶入西方,时间仿佛在这里停顿了,工业的力量之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样一个画面,被定格在蔡则可的笔下。

  青年艺术家蔡则可以“铁路运输大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创作了油画作品《轨道上的“一带一路”》,表现了中欧班列进入德国杜伊斯堡DIT国际场站的一瞬,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立项资助,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作品成果运用。

用油画留住国家记忆

  《轨道上的“一带一路”》 油画 180×150cm,2018

  画笔下的“一带一路”

  这幅画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蔡则可经过精心的考察与选择后的结果。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平时的了解大都来源于网络,很少有机会实地接触建设环境,这次以‘铁路’‘中欧班列’为主体的作品创作,就是想通过一个具体的点来展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成就。”蔡则可说。

  和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兼顾货运量与时效性等天然优势,且随着中国高铁走出国门,铁路越来越成为实现“一带一路”带动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黄金链。也正因此,蔡则可选择描绘与记录铁路运输在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

  “以油画创作的形式记录和表现我们在‘铁路大联动’轨道运输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留下当代建设中的记忆与景象,让观众通过画面更直观地去看到与体验到万里之外世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作品本身也成为了一份关于国家的记忆。”这便是蔡则可创作这幅作品的初心。

  在画面的理解与表达上,蔡则可下了一番功夫。生活场景与精神的“油画化”,需要经过艺术性的处理与具象的表达,在不同的艺术家手上,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画面。

  “我想表现一个具有大透视空间的场景,同时保留简洁的几何特征。”蔡则可说。油画作品《轨道上的“一带一路”》画面的整体构成中,大的透视关系与几何形式的块面相辅相成,轮廓线以直线为主,以强化视觉冲击力,同时运用几何技巧与空间语境保存着主题强烈的气势,使画面结构包含一种力量美。大透视的几何体于敦厚中释放出一种静止的美,静止的表面下能量在暗流涌动,时刻准备着向外迸发。

  物体的色彩方面,蔡则可在明度上压低一个强度,为数不多的色彩部分融合在灰色构成的画面中,突破架上绘画一般的静态惯性,呈现出动态透视的角度与形态,达成超越结构的转换。画面大面积的暗面与亮面相互作用,以表现瞬间的静止状态,类似抽离时间的结构。“当一个瞬时的场景以抽离时间的状态,静止地呈现在观者面前时,观者会本能感受到画面内在的运动。”

  在画面的具体呈现上,蔡则可采用了布面油画的形式。在作品整体构思中,车站也作为画面中的重要部分加以表现,铁路、列车、车站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时间晕染出真功夫

  油画作品《轨道上的“一带一路”》长1.8米,宽1.5米,这样尺寸的油画作品,创作起来本身充满难度。因此,在正式进行绘制前,蔡则可就持续进行大的空间与场景的创作,如车站、地铁站、城市空间等,积累大空间大尺幅油画的创作经验。

  “大尺寸的创作包含挑战,而现实主义的主题性创作对画面的完成度与完整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按步骤进行,将创作主体的观念一以贯之。”蔡则可说,这种对主题性完整的要求是难度最大的。

用油画留住国家记忆

  蔡则可近照

  这幅画完成于济南长清区的山脚下,有三个月的时间蔡则可除了给学生上课,其余时间都在画画。创作一幅大画需要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枯燥沉默在所难免,但不断取得的进展更令人兴奋。

  除了绘制过程,在创作前期工作中,他也做了全面的准备,广泛搜集大量有关“中欧班列”的信息与材料,实地考察了各地发往欧洲班次的列车,拍摄有关车站、列车以及沿途的照片,摘取其中具有重大进展或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以便进行选择。

  “我不仅寻找了国内始发城市,也找了很多国外的目的地。同一趟列车停靠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完全不同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城市车站,这种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对比本身就令人兴奋。”对于这次的创作,蔡则可从一开始就充满期待与热情。

  油画作品《轨道上的“一带一路”》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这是一次宝贵的创作经历,十分感谢国家艺术基金,使我可以参与到国家层面的主题创作,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着巨大提升与重要意义。”蔡则可说。

  未来,他希望能够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在当下的时代中寻找当代中国精神与中国审美,同时找到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契合点,融会贯通地表达出来。

  绘画的过程,注定会伴随各种各样的挫折,但对蔡则可来说,那股绘画的热情,将会伴随他风雨兼程。

  (光明网记者刘昀昀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纪录片《曹俊》:华彩绽放 丹青无际

  • 刘上生:曹雪芹的“隐秀”之笔——品味《会芳园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