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诠释青瓷之美
——访青年艺术家吴卫平
青瓷,因瓷质细腻温润、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而著称于世。唐代著名文学家陆龟蒙,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来赞誉青瓷之美。今天,青年艺术家吴卫平创作的青瓷作品《谧》,将沉稳的青、黑釉一起表现在端庄的器型上,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当代艺术理念,抒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作品成果运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淞贤评价说,青瓷作品《谧》借用传统元素,以单纯、简洁、强烈、自然的审美标准,调动肌理对比、黑白对比等形式法则,将传统器型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吴卫平近照
吴卫平从小喜欢传统艺术,爱看各类古籍,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在他看来,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对材料特性的了解与掌握非常重要。除了后期烧成之外,更重要的是当地的瓷土与釉料。“龙泉的土质比较特殊,铁含量较高,钛含量也比其他地区的白瓷胎略高,且不含铅、镉等重金属,着色时不需用化工原料;龙泉的釉质地厚且润,做出来的东西会很饱满。”吴卫平分析,哥窑泥和铁胎泥,通常都会掺加一定数量的紫金土,用来降低瓷胎白度,使之成色更深。这样,便使釉色发色显得更加深沉、凝重。而且,龙泉青瓷的釉是采用多次施釉法来操作的,作品釉质往往凝厚莹润、青翠沉稳,有种类玉之感。
“刚到龙泉时,我对青瓷材料的特性理解得不够,作品成功率很低。”吴卫平坦言,此后开始对泥性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懈地将当代艺术语言糅合到作品中。当能够理解、顺应并释放泥性时,创作便随之渐臻佳境。时代变迁,青瓷在创新的同时,依然沿袭着祖辈的工艺手法进行仿古制作。吴卫平认为,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他在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工艺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对原料特性、生产流程等进行认知和改进,创作了不少青瓷佳作来践行艺术生活化的理念。
吴卫平 工艺美术《谧》 青瓷 26×26×17cm 2018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9月的G20杭州峰会夫人团用瓷中,有三款共计一百余件作品出自吴卫平之手。葵口小果盘、高足葵口果盘、仿宋半刀泥刻花盘等三款果盘,稳重内敛又不失高贵典雅之风,富有视觉冲击力。吴卫平介绍,葵口果盘盘边制作的创意,来自古代的莲花尊、葵口盘。他认为,葵口器型成型并不复杂,但要把那种独到韵味制作出来,却也并非易事。“制作时,我在把握葵口器型特点的同时,在细节上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够更好地诠释青瓷之美。”吴卫平说。
“陶瓷是一门典型的传统艺术,从图书、博物馆里都能看到很多相关的古代艺术品。我往往会在自己喜欢的作品面前,花较长时间来仔细观察其形状、结构、棱角、线条、釉色、纹路等,然后加以分析比较,找到喜欢的元素,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素材、启发思路。”吴卫平认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就像生活,有繁华的一面,也有褪尽繁华、返璞归真的一面。因此,他的作品都尽可能保留创作痕迹,以简洁的手法来表现,追求一种具有当代艺术思想又不失古意的风格。
“艺术的内在精神,与创作者所受到的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审美精神之所在,是当代艺术的根基。”青瓷作品《谧》便是这一创作理念的生动体现。“谧,静语也,一曰无声也。”青、黑两种颜色对比强烈,却没有产生相互排斥之感,而是由对立转向和谐,意在追寻两极之间既对立又相生的辩证关系。“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亦如此。”吴卫平说,陶艺作品的美,必须经过水与火的洗礼才能呈现出来。作品从开始创作到烧制结束,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作品,就是艺术家生命中的一部分。《谧》这一件作品,以不稳定的釉性,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陶艺的魅力所在,也在创作过程中享受着煎熬与快乐!”吴卫平表示。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