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探寻版画里的东方韵味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1-09 16: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探寻版画里的东方韵味

——访青年艺术家石磊

  艺术作品往往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特点、文化风貌以及哲学思想,譬如西方传统绘画中运用焦点透视构图法,使作品呈现出客观写实的审美风格,折射出科学理性的精神;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往往采取散点透视法,追求诗化写意的审美风格,同时折射出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求真悟道等哲学思想。

  在发展中,艺术创作出现了转型与融合。如何在现代艺术语境下保留、传承中国传统的艺术特色,并在艺术创作中实现东方韵味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地表达,青年艺术家石磊在版画的创作中进行了思考,尝试以水印木刻的方式探索东方审美。

  1982年石磊生于天津,2001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同年留校,一直从事版画创作。长期的艺术实践,让石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探索不断深入,其创作的版画作品《朝花不夕拾》系列,呈现出独特的东方审美趣味,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艺术人才培养美术类作品成果运用。

探寻版画里的东方韵味

《朝花不夕拾之一》 水印木刻 60cm×60cm 2018

  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突破,版画也不例外。“版画发展的边界问题一直是我思考的核心点。我选择水印木刻的方式对版画的边界进行探索。”含蓄、内敛、韵味十足是水印版画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美学观具有天然的亲近性。2016年,石磊开始接触水印版画,并尝试解构、打破水印版画的原有概念,尽可能将其通过与其他艺术方式并构,创造一种具有自我特点的当代水印图式。

  “对水印版画从表致里的学习过程,使我对创作版画的态度产生了质变”。石磊认为,了解水印版画的本质必须通过对其语言特征的解析。水印版画是一种限制性绘画,在其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有想法,同时也要考虑各种材料的限制,这种限制成为水印版画独有的特点。

探寻版画里的东方韵味

石磊《朝花不夕拾之三》 水印木刻 60cm×60cm 2018

探寻版画里的东方韵味

石磊《朝花不夕拾之四》 水印木刻 60cm×60cm 2018

探寻版画里的东方韵味

石磊《朝花不夕拾之一》 水印木刻 60cm×60cm 2018

  水印版画同样存在自身的审美体系,包括历史传承、边界拓展以及不同时代的风格。在当代语境下,水印版画发展出符合当下审美的新面貌,在这种审美体系下,东方审美情趣成为石磊创作水印版画的依据。“在《朝花不夕拾》系列版画的创作中,从材料到技法,从图像到语境,几乎全部体现了东方审美的基本语境。”石磊表示,“在东方审美意识逐渐建立的同时,如何体现出当代的语境,是我对水印版画创作的探索。”版画《朝花不夕拾》以中国式符号为题材进行创作,提炼传统形象并与水印的色块相结合,传达出东方的审美态度。作品也从图示的构成、结构的思考向对绘画语境、东方绘画符号的分析以及对符号、线条、色块的意象表达转化。

探寻版画里的东方韵味

石磊近照

  “每天的思考是一种积累,水印创作的过程是一种修炼。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也让我在版画的创作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石磊表示,艺术的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作为青年艺术家,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艺术、赋予青年的重任,通过艺术创作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使命。

  (光明网记者张义文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