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错过的生活与失意的人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错过的生活与失意的人生

来源:2020-03-03 11: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汤雪灏

  肯•洛奇是一位年逾古稀却仍旧活跃在影坛前沿的英国导演,德国电影史学家乌利希•格雷戈尔曾称其为“新现实主义中的重要导演”。提起他的新作《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下简称《错过》),许多观众会想到他那部摘得2016年戛纳金棕榈奖的《我是布莱恩》,认为《错过》是对《我是布莱恩》的翻拍,但在肯•洛奇看来,在经历了“接收难民”“脱离欧盟”等一系列社会变动后,英国社会无疑催生了许多新的“布莱恩”。影片通过讲述英国快递员瑞奇一家的生活状况,对英国当代底层民众的境遇作出了鞭辟入里的描绘。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错过的生活与失意的人生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海报

  缺席的家庭生活

  《错过》无疑是一部很“肯•洛奇”的片子,导演在该片中重复了其一再坚持的电影主题,即生活的重压会不断地接踵而至。男主角瑞奇作为一家之主,在工作上一再失意,在家庭经营中也困难重重。

  在卖掉护工妻子的轿车后,瑞奇用卖车的钱交首付买了一台小货车并加盟了快递工作。在这份看似自主的工作中,瑞奇实则付出大量的时间,以致他结束工作后很难再挤出时间陪伴与教育正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而妻子在失去用于上下班的轿车后,每天不得不挤公交车来往于一户户被护理的老人家中,生活的重压使妻子安比在等车的站台放声痛哭。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家庭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处在青春期的儿子看起来“无恶不作”,他逃学,在租来的房子里到处涂鸦,甚至因盗窃被捕。虽然影片中有一段女儿陪父亲送快递的段落颇为暖心,但除此之外,这个四口之家彼此间在大多时刻都处于“被错过”的阶段,持续的每天14小时,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重压,使父母很难有精力去照顾家庭。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错过的生活与失意的人生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剧照

  片名“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原本是英国快递员留给未能当面签收的客户留言,这句话点明了主人公的工作身份,同时有另外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不言而喻,即瑞奇拼命工作试图改善家庭生活,却在无意间缺席了原本属于他与家庭的温馨时光;第二层含义则更为深刻,即在大多数情况下身为“收件人”的我们,实际也在生活中“错过”或者“错怪”了快递员的生活。肯•洛奇借用片中人之口不无感叹地说到,“人们只在乎运费和效率,而不在意快递员会遭遇些什么。”

  必然的失意遭遇

  在《错过》中,男主角瑞奇与导演所承继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传统中的诸多小人物一样,遭遇的都是“结构性的问题”,即因为制度失衡或社会失调诱发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瑞奇的遭遇与《偷自行车的人》中的安东一样,在倾其所有购买“生产工具”之后,生活并没有像是他们所预料的那样走上正途。自行车与卡车,似乎成了安东与瑞奇生活中的魔咒,让他们的生活境遇一再滑坡,几近走入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所遭遇的失意,似乎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种毫无保留的巧合与痛苦,才能在电影有限时间内展现他们生活中无法规避的痛苦。

  影片中的瑞奇,不幸遭遇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从那以后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房子,还让自己的生活一再陷入困境中。短短几年,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砌墙、园艺、吊顶,甚至挖墓,但生活从未给他抛来幸运的橄榄枝。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错过的生活与失意的人生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剧照

  这样的失意人,并不只存在于肯•洛奇的电影中,在奉俊昊的《寄生虫》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次创业失败沦为“寄生虫”的金基泽与其家人,在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里,是柴田治这样的小偷,甚至在贾樟柯的《小武》中,也能看到被时代抛弃了的“手艺人”小武。面对这些人,我们很难说出他们沦落至此是因为自讨苦吃,而只能以一种悲悯情怀去关切他们的生活遭遇。

  近年来,“零工经济”开始流行,它颠覆性地解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人身雇用关系,看似给了工作者更大的自主选择。但是这样的经济模式,实则在更深的程度上对劳动者进行剥削,在计件计时的经济结构中,意味着劳动者沦为“零工经济”的奴隶,他们越努力,生产机器的齿轮就转得更加迅速,无情地压榨他们身上的每一滴汗水。

  落水者的挣扎与尊严

  作为生活与时代镜像的电影,观众可以从中观察与体验世界,更多地与社会发生情感联系。在这些描写生活与时代落水者的电影中,导演们不仅记录下他们挣扎的痕迹,也还原了他们在生活中应有的尊严。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错过的生活与失意的人生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剧照

  瑞奇在走投无路之时,仍然拒领失业救济,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保有体面的人,在面对儿子偷窃时,他依旧谆谆教诲儿子能够好好读书,以便以后能够谋取一份有尊严的工作,不至于像他一样在底层摸爬滚打却一无所获。令观众失望的是,在本片最后瑞奇一家仍然没有走向新生活的迹象。在浑身是伤甚至单目失明的情况下,瑞奇不顾妻子与儿子的阻拦,坚持要去送快递挣钱以维持生活。

  将镜头对准英国底层民众生活的影片,近年来只有《海边的曼彻斯特》等少数影片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院线与全国观众见面,《错过》仅在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界与北京大学的学术放映中被公开放映,这样的曝光率无疑还是太少了。在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社会阶层趋向固化的今天,肯•洛奇镜头中的瑞奇不仅存在于英国,也生活在世界其他地方,这些被生活与时代痛击的落水者,不仅值得肯•洛奇们记录,也需要更多站在岸边的人为他们的境遇呐喊与思考。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建勋:现实题材电影的内容生产与档期策略

  • 饶晓志:坚守创作本心,在商业与艺术间寻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