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木口木刻与海上丝路的创新融合
——访青年艺术家徐娜
木口木刻,是一种起源于英国的木刻版画技术。创作时,在木块的横截面上进行雕刻,由于此处木质细密均匀,没有横竖纹理的区分,故可以雕刻出精细的线条、丰富的层次,更好地发挥木刻版画的表现力。青年艺术家徐娜,怀着对木口木刻版画的热爱,多年来孜孜以求、勤奋创作,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其中,《海上丝路》以深刻的主题、独特的构思、娴熟的技法、精彩的内容脱颖而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成果运用作品。
徐娜近照
2007年,徐娜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开始系统学习版画艺术。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专职从事版画艺术创作和研究,乐在其中。谈及木口木刻版画《海上丝路》的创作契机,徐娜介绍,一方面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发,一方面源于自己进行艺术探索的内在需求。“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也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她表示,自己以往的创作题材,大部分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比较擅长山石、水面的表现。“《海上丝路》的选题,与我擅长的题材有诸多契合之处,也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具有探索意义的创作实践。”徐娜坦言。
《海上丝路》以梨木为原材料,以丝绸之路为创作母题,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地图的画面形式,来同时表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现代海上丝绸之路,并形成一定的呼应与对比关系。就这样,以14幅相关作品,生动描绘了丝路世界的人文与自然、过去与今天,让人耳目一新。“丝绸之路,传古承今,俯瞰古今之变,描绘时空变迁。”徐娜认为,今天的艺术创作,在表现丝绸之路时,不仅要表现出历史意义,还要表现出时代意义。这种理念,贯穿于《海上丝路》的创作过程。为了提高作品的思想立意,徐娜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来了解古今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等。
“中国绘画,有着平面性、意象性、装饰感等一些审美特点。创作《海上丝路》时,我在木口木刻的画面中,融入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画面属性。”徐娜举例说,画面中多次出现水这一元素,借鉴中国传统绘画对于水的描绘,希望能使作品独具东方审美特色。运用木口木刻的方式,进行大幅的重大题材创作,也是《海上丝路》的一大特色。在过去的创作中,木口木刻多以书籍插图、藏书票、小幅创作的形式出现。徐娜匠心独运,借助现代木工工艺,把木口版加以拼接,做成尺幅较大的木口木刻版材。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了木口木刻表现重大题材的突破。
徐娜《海上丝路》 木口木刻 120x280cm 2018年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副院长姜陆评价说:“木口木刻版画《海上丝路》以海上丝路的历史存在为主题,借用了传统图式并将之分列组合,形成了虚拟的时空组构,强化了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形式感觉。”在他看来,作品有着明显的个性化艺术风格,把作者本人对历史的追思,以及海上丝路的现实意义,较好地传达给了观者。徐娜说,这是迄今为止自己创作的最大尺幅的木口木刻作品。“尺幅大,内容多,对整体画面的把握和控制,对我来说是个考验。通过这样的创作实践,有助于提高大型创作能力。”徐娜谈到。
徐娜《上善若水•竹映》 木口木刻 120x160cm 2018年
创作大尺幅作品,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从才力到财力,往往都是很大的挑战。“木口木刻版画《海上丝路》的完成,得益于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和帮助。作品完成后,获得了业界专家的认可,并在诸多展览中获奖。这样的肯定,让我坚定了进行艺术探索的信心,对我的整个艺术生涯,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徐娜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在版画艺术领域不懈追求、探索创新,争取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愿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越来越繁荣!未来,希望相关展览和学术活动能够多举办,更好地发挥艺术作品的公共职能。”她如是说。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