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家族试验》的文化思考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家族试验》的文化思考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4-19 17: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张烈鹏

  小说集《家族试验》,是笔者阅读的张怡微的第一部书。书名很新鲜,让人禁不住发问:家族有什么试验可做,试验的意义何在?及至在好奇心驱使下,将书中收录的十篇小说读完,才恍然大悟。

《家族试验》的文化思考

《家族试验》张怡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千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个重视家族的国度。家族在国人心目中,具有沉甸甸的分量。而家族是由姓氏、血缘等亲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人的集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家族来说,血缘无疑是其赖以维系的纽带。张怡微的眼光偏偏与众不同,她从“家族试验”的层面,运用求异思维,发前人之未发,对血缘的意义进行了深度聚焦和全面透视,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崭新发现。

  这部书的开篇之作《试验》中,在侯父去世后的几十年里,侯心萍和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母芬芳姆妈一起生活,有着明显的感情距离、难以言说的恩恩怨怨。这期间,甚至发生了芬芳姆妈勾搭心萍儿子的准丈人、破坏外孙幸福生活的家庭丑闻,发生了心萍有意作践继母、让她挨饿的种种不堪。然而在芬芳姆妈临死前,心萍还是答应了她和侯父合葬的请求,佯装收了她一副不值钱的耳环,与生活握手言和。可见,就侯心萍的家庭而言,血缘的意义已日渐消解。

  而让读者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雪雁这个人物的出现。雪雁与侯心萍也没有血缘关系,以前甚至是陌生人。仅仅因为心萍帮她洗生产时的秽衣,雪雁便永久地融入了心萍的家庭生活,“两家人走过了二十多年轮转的岁月”,结成一种亲近的关系。这样的情节,在探究血缘意义的同时,春风拂面般传递出人间的温暖。正如张怡微在《序:如果爱赋予生活意义,凭什么不永远让生活变得更加容易》一文中所写的:“《家族试验》中写作了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所以这些故事谈论爱,谈论友爱,和暂时的爱、暂时的友爱。”

  《家族试验》不仅对血缘的意义进行剖析和刷新,也对家庭的意义、女性生活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艺术再现。

  众所周知,家庭是由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构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断维持着最直接的人类社会的延续性,并形成家族体系。家庭美满幸福,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家族试验》中的家庭大多是残缺的、变形的甚至是破碎的、畸形的。

  在《我真的不想来》中,罗清清的父母离异,小姨的家庭虽说完整,但夫妻关系已经很不正常。罗清清的姨父,当年为了户口娶了身体不好的小姨,而后卧薪尝胆终于飞黄腾达。岳父去世后,姨父一次都没有出现。如今,他又恶人先告状,一个劲地责怪小姨“娘家人连来都不来”,以致小姨花钱求罗清清上门拜年。此类家庭的意义,明显跑偏了、变异了。

  《奥客》里的老贾,是照相馆里“每个月只拿一张旧照来修、一年只做一本相册的顾客”。他用心重修的四本相册,在其病故后,亲生子女都没有打开看一眼。只有为了老贾而终身未嫁的神秘老妇人,睹物动情,视若珍宝。家庭成员的亲情,竟然不如青春岁月的恋情来得可靠!家庭的意义,自然变得虚无缥缈了。还有《嗜痂记》中的金姐,离异后为了获得钱财和物质享受,心甘情愿给已婚的台湾商人“凸槌”做情妇。此类不是家庭的家庭,对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堪称极大的嘲讽。

  《家族试验》收录的十篇小说,除了《而吃菠菜是无用的了》之外,其余都是以女性为主要人物。张怡微对笔下的这些女性,倾注了独特情感,给予了人文关怀,深入挖掘了蕴藏其中的人性。《春丽的夏》生动叙述了春丽与邻居、与楼长、与顾客、与老母亲之间的种种纠葛,在一地鸡毛的生活琐碎中,状写了她的烦恼人生。《最慢的是追忆》中的夏冰冰,在亲生父亲再婚、暗恋的人远游、母亲和周叔贪欢等一连串事件中,扭曲了心态和行为方式,只留下无尽的叹息和悲哀。《啊,爱》写郑小洁与艾达青春萌动之际的情感交流和身体抚慰,从女性的视角揭示了爱的内涵。

  就这样,张怡微从衣食住行、内心外在等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将女性生活的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追索女性生活的意义以及血缘的意义、家庭的意义,她要表达的,是对庸常现实的抗拒、对百味人生的思考。对于青春写作来说,张怡微的《家族试验》无疑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这突出表现在,作品的地域书写和细小美学上。

  书中的十篇小说描述的都是上海故事,使用的也是上海腔调。让笔下的人和事,在作者谙熟的国际化大都市舞台上上演,不仅可以写得绘声绘色、传神生动,而且可以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符合作品反传统的基调和标新领异的取向。这部书着力打造的细小美学,“具体芜杂,细小刻骨”,令人难忘。这里仅以《我真的不想来》为例。小姨临走的时候,抽走了一张罗清清买给母亲的面膜,不声不响地揉捏着塞到裤子口袋里;表弟为了节约1块钱,苦等没有空调的普通公交,让罗清清在腊月的车站挨冻一个多小时;父亲送罗清清坐公交车时,焦躁地、不停地寻找零钱,最后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叠钱,却只肯抽出一张10块给她……成功的细节描写,赋予作品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神奇的艺术魅力,也给当下的青春写作提供了很好的标杆和借鉴。

  (作者张烈鹏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音乐剧《大状王》:与其当“天花板”,不如作“参照系”

  • 陈林侠:《小白船》票房惨淡,艺术电影“不艺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