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流媒体时代,复工后的影院该何去何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流媒体时代,复工后的影院该何去何从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5-14 17: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管理学院教师 罗干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面的逐步好转,影院复工也提上日程。5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表示低风险地区影院可采取预约、限流的方式有条件开放。这意味着国内六万多块银幕100多天没有播映电影的日子即将结束。

  从2020年“五一”期间超过432亿的旅游收入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需求十分强烈。一些分析认为,这样旺盛的消费会出现在影院正式复工后。但从目前规定的开放条件来看,影院行业并不会在复工后立即迎来明显的增长,而国内院线与影院行业想要“满血复活”,或许还需要经历半年之久的过度期。

  复工困境:影院面临“无米之炊”

  国内院线与影院行业复工后并不会立即迎来消费高潮,其阻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阻碍来自于防疫风险。作为密集封闭性空间,电影院的人员聚集防疫风险与压力较大。此前部分影院曾通过重映经典电影的方式复工复产,但这一举措被国家电影局紧急叫停。从受众层面分析,即使影院有充足的防疫保障能力,大多数人也还是会选择谨慎观望——疫情肆虐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心理会控制他们对影院的冲动消费。

  此外,人们观影方式的改变也将对院线与影院行业产生影响。线上追剧成为了人们疫情期间的主要娱乐方式,观众的观影习惯与消费方式也在无形之中发生了改变。而破格上线流媒体平台的《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等院线电影,也迫使中国电影迈入了“流媒体”时代,且已初步形成传统电影制片方与流媒体平台合作的商业利益链条——此时的流媒体正在对电影的内容制作、发行方式和观众的观影模式产生颠覆性改变,而这也是传统院线影院行业无法回避的事实。

  即使以上困境都能够破解,院线与影院行业也还有一道最大的难关——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优质新片可供上映,影院全面复工后将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由于电影行业受疫情影响的范围会波及整个产业链,原定暑期上映的影片或将因疫情延后数月;春节期间无奈撤档的《唐人街探案3》《夺冠》《姜子牙》等大片由于没有提前做宣发,缺乏市场活跃度,也不可能在影院复工初期贸然上映。而用经典电影填补院线窗口期的策略能否观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目前尚待进一步考证。在多方夹击的困境下,国内院线与影院行业距全面复苏、满血复活还需假以时日。

  生存危机:院线与影院转型的十字街头

  国内院线龙头万达电影一季度亏损近6亿元,大地院线自评需至少一年时间才能恢复至2019年的经营水平,而流媒体的大肆扩张可能会让国内的全年票房损失超过300亿元……中国电影行业正遭遇着建制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但可以预见的是,院线与影院行业的制作方式与利益格局将在危机过后迎来一次大洗牌。面对这样的危机,是各自为营、因循守旧,承受电影市场倒退五年的苦果;还是改革转型、转危为机,相信中国院线人心中已早有答案。

流媒体时代,复工后的影院该何去何从

 图1.2010-2019年中国电影年票房(亿元)和增长率

流媒体时代,复工后的影院该何去何从

图2.2018、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部分数据

流媒体时代,复工后的影院该何去何从

  图3.2014-2019年中国电影单银幕票房产出(万元)

流媒体时代,复工后的影院该何去何从

   图4. 2019年中国院线票房前10

图1、图3来源: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据以上数据资料分析,我国2019年电影票房达642亿,位居世界第二,增速有所回落。虽然电影院数量、银幕总数、观影人次都已稳居世界第一(若不受疫情影响还将继续扩张),但院线与影院经营的重要指标“单银幕产出”和“上座率”却在低位徘徊。这意味着影院的营收能力较弱,院线银幕增长带来的红利期已基本结束。而国内票房最高的十家院线公司占全国总票房的67%说明头部效应明显,院线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较高。以上数据说明,即使没有疫情影响,国内院线与影院行业的发展也已走到了十字街头,达到了相对微妙的临界点,而行业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可以预判,疫情过后国内影院建设的扩张势头势必转向理性节制甚至萎缩倒退。但这对于影院行业而言未必是坏事,院线公司应当借此机会整合精力和资源,升级影院服务体验、开发特色观影方式,提升经营效率,细化营销策略,进而刺激观众消费。院线与影院行业还可以合作自建联盟组织,共享内容与信息资源,积极与上游的电影制作公司建立互信基础。适当让利现有票房分账比例,以争取能更多地参与到电影内容生产和宣传营销环节中,运用多元化经营来强化抗风险能力。

  同时,院线与影院应当正视流媒体行业的崛起,不能再用抵制或堵截的方式竞争。流媒体不是洪水猛兽,传统影院的自身优势依然很大。在未来可见的几十年里,影院依然会是电影消费和观看的主流方式。院线行业应当主动向流媒体平台伸出橄榄枝,在版权资源、用户服务、盈利模式、技术开发等方面寻求合作空间与方式,借助流媒体的传播优势与用户体量,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的互通互连。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京、沪、苏、浙、粤等多地都出台了针对电影行业的利好政策,受疫情影响的影院有专资、税收、基金、贷款等返补扶持措施。有了政府的支持,院线与影院行业更应该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自我改革,重拾观众的信任。中国院线行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后劲十足,电影市场数据的透明度、影院的硬件设施、先进放映设备数量、观影体验与客户服务,都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而中国电影行业近十年来积累的人才队伍、工业能力、创作质量、市场规模等,都将成为院线与影院行业顺利走出危机的有力保障。(罗干)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淬火年代》的“哑火”直击长剧创作之痛

  • 赵阡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银幕角色?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