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荣格神秘思考与东方哲学奥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荣格神秘思考与东方哲学奥义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6-16 17: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黄西蒙

  1961年6月6日,心理学家荣格在瑞士的家中,走完了自己探索心灵世界的一生。后世很多人,将荣格与弗洛伊德并称为精神分析流派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其实,荣格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之深、涉及领域之广,还有待更多发掘。正因如此,荣格是笔者多年来非常喜欢的一位思想家。随着时间推移,笔者对荣格思想的阅读与理解越深,心中的疑惑与挑战精神谜题的意愿也更加强烈。

荣格神秘思考与东方哲学奥义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虽然荣格早年的思想脱胎于弗洛伊德,但在中年后逐渐与之分道扬镳,到了晚年又深入研究东方哲学,真正打通了中西方文化对心灵世界的研究通道。荣格晚年留下了大量手稿,直到近年才被公之于众。这些近乎天书的内容以《红书》为名公开出版,但面对那些玄奥的图像与梦呓般的文字,后人依然很难读懂荣格。就像后人花了几百年时间,都没有完全理解达芬奇在文艺、哲学与科学上的造诣一样,解读荣格恐怕将会成为很长时间内,学术界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荣格神秘思考与东方哲学奥义

《红书》 荣格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与其他蜚声世界的西方思想大师不同,荣格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他没有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但他在精神世界上,长期与古代中国的哲学与宗教思想密切对话,如同游弋在哲思之海上的一叶扁舟,在东方智慧中汲取心灵的能量。荣格之所以能理解中国“直觉式”的哲学思维,与他常年对梦的解析与研究密不可分。

  尽管我们不能将荣格的思想与弗洛伊德简单做对比,但不可否认的是,弗洛伊德对荣格早期的研究影响极大,可以说是“精神教父”。在精神分析学说还没有成为学术界主流之时,两人就在潜意识与梦的研究上有着志同道合的关系。弗洛伊德帮助荣格建立了一套初步分析梦境的方法论,这些思想在其知名大作《梦的解析》中都有体现。荣格在青年时代就展现了对释梦的兴趣,并十分认同弗洛伊德通过潜意识来分析人的性格与精神状况的研究方向。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后世研究者普遍认为,是两人在研究方向上出现了矛盾。其中最关键的点,就是荣格始终不赞同弗洛伊德从性欲与性本能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梦境乃至人的精神状况,而性欲理论又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根本。一旦动摇了这个根本,也就威胁到了弗洛伊德搭建的整座精神分析的理论大厦。表面上看,这是性欲理论上的争执,但从根本上看,是因为两人的方法论乃至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荣格在思维方式上更倾向于直觉感悟式的路径,不希望把梦境与潜意识当成一种生物学上的唯物论研究的对象。而弗洛伊德的思维方式,依然没有脱离19世纪理性主义的影响,他对荣格十分感兴趣的神秘学缺乏认同与理解。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道扬镳,不仅是他个人在精神探索方向上的转向,于今来看,其实也是精神分析学说潜在危机的凸显。与其说荣格是在借助哲学沉思的精神来补充当时心理学研究存在的漏洞,不如说他已经超越学科的边界,并不只是在心理学研究层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将自己纳入一个全新的认知空间,用与前人迥异的思路来开掘更深层的研究。

  荣格在西方找到的精神养料是炼金术,与之相对的东方养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宗教思想,具体而言,就是道教思想。其思考的精粹,蕴藏在《金花的秘密》一书中。这本《金花的秘密》虽已在国内出版,但并不为人熟知,相比荣格早期的那些精神分析领域的名著,它显得十分神秘,却又诡异莫测。远在西欧的荣格,获取东方神秘哲学的方法,其实也只能通过阅读书籍。而在此之前,他对欧洲中世纪的炼金术与神秘学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被其他科学家看不上眼的东西,甚至当成所谓的“歪理邪说”的东西,在荣格的精神世界中,却是打通中西、联通古今哲学奥义的关键要素。

  1928年,汉学家卫礼贤给荣格寄送了一本《太乙金华宗旨》的德文译本。这本书,本来是中国道教思想的经典文本,相传是吕洞宾所著,主要是告诫世人要修养心性。荣格看到《太乙金华宗旨》时,可谓又惊又喜,其中讲到修为之后可以看到的曼妙事物,竟与自己看重的曼陀罗有异曲同工之处。荣格从此便找到了远在东方的知音,并将道教思想中的整体观照思维,融入自己的心理学研究中。原本来自佛教思想的曼陀罗,也成为荣格分析精神世界的关键渠道。在手稿中,荣格绘制的各种奇妙玄奥的曼陀罗,成为后世揣测其晚年思考的解码器。而因荣格的影响力,曼陀罗心理学也成为分析人类精神状况的一个热门领域。

  在《金花的秘密》中,荣格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人的意识绝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意识,他是一个受着历史和地理因素局限的意识,只代表了人类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意识的扩展不应以牺牲其他不同种类的意识为代价。”事实上,到了晚年的荣格,早就摒弃了西方中心论的固有思维,他从心理学研究入手,发现中西方文化在精神世界探索上的共同之处,也意识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缺陷。

  如果说《太乙金华宗旨》让荣格更清醒地看到自己对集体无意识的研究,与古代东方的哲学奥义也有一脉相承之处,那么我们也需要用更加全面与多维的视角来看待荣格的研究。荣格创造的那些知名的心理学概念——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讲,也具备了更多超越心理学视阈的可能性。作为深入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学科,心理学并不能被简单归为科学主义或者神学思维,而是具备更加广泛与开放的方法论。这也是荣格对今天思考者的启发。(黄西蒙)

 

  荣格神秘思考与东方哲学奥义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