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剧场戏剧《家客》“二改”专家修改会发言摘编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 正文

小剧场戏剧《家客》“二改”专家修改会发言摘编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10-23 18: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发挥话剧优势,深刻表达生活

  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家客》是一部独特、亮眼的剧目,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生活,较好地发挥了话剧的艺术优势、社会责任。

  生活原型本身可能很崇高、很先进、很典型,但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容易缺乏血肉。但《家客》有着奇特的想象力,让人感觉到艺术提炼的集中、生活发散的凝重,且有现实和想象的交汇。作品既体现了话剧艺术本质的审美追求,又与时代、观众密切结合,形成了良性互动。

  这不只是一部结构奇巧、新颖的戏,而且蕴含着沉重感、厚重感,呼唤着艺术家、知识分子及观众的社会责任感,促使我们积极调整人生态度。全剧没有采取概念化的表达,而是把现代戏剧的社会感、时代感,表达得很感性,又很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家客》在结构上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呈现了三种预设、三种结果。但对于第二种预设所占篇幅还是最大,其他两种没有得到充分展开的处理,还需仔细斟酌。

  希望三幕转换更清晰、更明确

  黎继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剧本》杂志原主编):

  《家客》是一部极具哲理性、现代性、戏剧性,甚至还有点传奇性的佳作,在今天的话剧舞台上比较少见:第一,这个戏运用了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第二,该剧的套装结构非常巧妙;第三,这个戏把真实中的虚幻和虚幻中的真实融为一体;第四,文中虽然只有三个人,但通过他们的命运折射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心灵、灵魂、命运等等;第五,该剧巧妙写出了在不同境遇当中的假设和预设;第六,它蕴含了太多的人生感悟。

  接下来的修改打磨,希望三幕的转换能够更清晰、更明确,让观众看得更明白。

  探讨人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

  李龙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家客》是一部很好的戏,好就好在跟中国其他大多数戏不一样。家是个临时的住所,人总归要离开它。对家来说,我们其实都是客。作品探讨的,其实是人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

  剧中的三个人,对家都有着深刻的感情。最后,不管是高尚的马时途、清高的夏满天,还是骄傲的莫桑晚,都融入了世俗。例如,周野芒在剧中的沧桑感很感人,钱程最大的贡献是用喜剧演悲剧,等等。

  结尾处,夏满天死了,马时途走了,只有莫桑晚还留在家里。个人认为,她最后也不应该是主,而应该是客。这样,就更有意思了。希望《家客》越改越好,越演越好,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

  一部让人安静下来的戏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

  《家客》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一部在高八度喧嚣背景下出现的中低音作品,一部让人安静下来的戏。

  作品很有特点,以1976年为时间支点,将经典、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进行了新的结构处理,在“絮絮叨叨”中展开,却抵达了对生活和生命存在的思考。它就像一部契科夫式的作品,让人带着忧伤去思索。剧中,存在很多有意味的沉默。

  这是一部属于上海的戏,充满上海人生活形态的颗粒感、质地感。女主角的表演比较自如和生活化。剧中,上海口音用得较多,但有些不是很到位。对此,应当继续斟酌、完善,以从本质上接近上海的生活形态。

  未来,希望经过修改提升,《家客》能够成为一部既有浓郁上海特点,又有普遍人性观照的艺术精品,在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

  表达现代情绪,充满现代意义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家客》讲述了人与世界的现代关系,表达了一种现代情绪。剧名“家客”很有意思,既是“在家为客”,也是“家中来客”。如果生命是一段旅程,谁又不是匆匆的过客?观众在琢磨剧中人生际遇、情感关系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的人生。

  《家客》的情节不复杂,胜在副线的叙事和开放的结构,探讨着真实与想象、此在与他乡、厮守与离开的多种人生。这种拼接式的场面,多角度的叙事,增强了戏剧的层次感和表现,也充满了戏剧多意味的空间,满含哲理、充满现代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人物身份的变化,都是剧情反转的重要节点,希望用舞台意象加以强化。表演方面,目前对现实与想象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但在保持安静、含蓄的同时,可以有一点变化不定的色彩。这方面,可能需要借助灯光来实现。

  全剧对五组关系进行了巧妙处理

  王俭(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

  《家客》是近年现实主义话剧创作新的突破,以精巧的构思、精致的呈现、精细的刻画、精湛的表演,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的精深。《家客》不是命题作文,却解答了当下戏剧创演面临的重要课题;《家客》不是应景之作,却应了人生况味;《家客》并非为献礼而写,却为当今中国戏剧舞台献上了一份厚礼。

  《家客》对小与大、虚与实、今与昔、轻与重、创与演等五组关系进行了巧妙处理。全剧以小剧场洞察了大世界,小空间体现了大格局,小家庭演绎了大变迁,小人物揭示了大时代,小细节蕴含了大寓意,小角度拓展了大视野。没有宏大叙事,却于细微处见精神;没有波澜壮阔,却也水滴石穿;没有惊心动魄,却也让人灵魂震颤。

  结构上的最大特色,是以戏剧的假定性来体现人生的多样化。全剧把意识流和生活流进行了妥帖融合,生动地体现了诗化的现实主义。三段假设不断推演,强化了人生选择的多重性、人性的复杂性。作品从现实生活切入,在时空隧道里穿梭跳跃,开掘了时代的纵深感,演绎了人物的心灵史。剧作与演出都达到高品质,相得益彰。

  以三个假定情境,来讲述现实故事

  查明哲(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

  《家客》是一部既有分量、价值,又有探索性、创造性的作品,从中可见主创团队的眼光和智慧。

  故事通过到底是客还是主,寻找出一个最切实的话题——巨大、深厚又朴实、真切,充满悲悯意识又充满自我救赎的人文关怀。全剧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结构,起点就是终点。在这个终点上,开始往下回溯。三个假定情境中,其实是最现实、最具体的故事。三个故事,就像一首交响乐,糅合起来后,有了荒诞感、象征性,以及互文的表达色彩。在互文之间,形成对照、呼应、突破,让我们产生了很多联想。这种思辨,触及了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时代变迁。

  把虚实结合的庭院都表现了出来,这是《家客》的一个特点。接下来,希望更好地处理环境和表现主体的关系,使表现语汇更丰富,主要支点在形象上更具体。

  以慧眼发现生活,触及终极人生问题

  郑荣健(《中国艺术报》艺术评论版主编):

  《家客》以慧眼发现生活,走进了生活深处。作品以互文、置换手法,通过三位老人的命运,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可谓形式巧妙、富有意味。

  莫名其妙失踪了40年的前夫突然回来,这其中的戏剧性不言而喻,而且饱含哲理。人的生命有限,只有一种活法。可在生命长河中,要面对无数选择。这样,就会有很多体验的可能性,命运也会有很多可能性。选择,是人不可回避的命运。

  《家客》通过假设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形式,而且这个形式不仅仅是表面为了完成一个结构去实现的,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走进生活深处,把许多体验、无数细节融合起来,达到终极哲理的目标之后获得的一个非常完满的结果。

  一部入心、入魂、入意的佳作

  周英(中国国家话剧院原舞美中心主任、一级舞美设计):

  作为一部小剧场戏剧,《家客》主要靠语言来传情达意、感染人心。语言特色鲜明、触动人心,使全剧有着自然而然的张力。

  《家客》既好看,又耐看;既有喜剧色彩,又有一种淡淡的悲伤;既是一次对现实意义的追问,也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回味。作品可谓入心、入魂、入意,接地气,充满正能量。观剧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舞台上摆的物件,整体比较合理,也挺精道。俗话说,艺无止境。接下来,《家客》如何精益求精?希望把舞台空间处理得更好,灯光用得更谨慎。除此,藤萝摆放要更讲究,更有美感。

  希望角色本能获得更多释放

  周予援(中国国家话剧院原院长、一级演员):

  《家客》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反思,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希望更多年轻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了解父辈的人生经历,思考自己的未来人生。全剧表演细腻感人,舞美、灯光等默契配合,为演员提供了较好的创作空间,给人舒服、干净之感。

  亮点显而易见。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家客》还有哪些提升空间?目前的剧情处理和人物塑造,给人“收得有余放得不够”的印象。看得出来,导演希望通过音乐、歌剧等,让演员获得一些释放。但目前火候还不够,需要继续强化。接下来的修改打磨,建议在重要节点上让角色本能适当释放。

  以多维视界进行深刻表达

  欧阳逸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

  《家客》采用模糊思维,创造了极其独特的“镜中镜的多维视界”,把人们四十年来的前行与顿挫,惯性与思辨,困惑与寻找,安然与努力,在不同命运、不同生活、不同生命状态的有机转换中,进行了宽阔而又深刻的表达。

  真正使《家客》不同凡响的,是整体构思。这种构思,不是单纯的形式或形式的创建,而是创作者对生活之触摸、感悟、思辨的独特表达,是把胸中素材内容酿造成独特形式的飞跃,难能可贵。其中,第二幕是一块美丽的裸钻,以奇思妙想作为架构,从而独具魅力,放射异彩。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会有思辨,有思辨才能有深刻。《家客》不仅展示了时代的莽莽苍苍,也在挖掘人物诡谲命运的林林总总。就像剧中人最终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轨道一样,剧作家和观众在创作和欣赏中,也大大改变了观察和接受的惯性思维。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味人间5》:香料绘就的文化长卷与多维审视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