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孔德淇
自今年7月,B站集体上线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大名著”电视剧,网友们纷纷重温经典、大呼过瘾,年轻一代更是开启了弹幕狂欢,对作品进行了花式解读。这表明,在时代变迁中,经典魅力犹存。多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内容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眼花缭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何还愿意追经典老剧?
央视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年轻人喜爱经典老剧,痴迷于回头看,构成了一道颇具意味的文化景观。从心理层面解读,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意欲摆脱压力、逃离现实,产生了浓郁的怀旧情结。对观众而言,经典老剧除了带来故事和文学上的双重享受,对提升审美有着一定帮助,还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起大众的文化共鸣。在观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满足感。弹幕中经常出现的“童年记忆”之类的评论,便或多或少体现了这种心态。
除了怀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受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认可与执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视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彼时,作品数量相对有限,剧本底子往往较好,拍摄过程中通常全神贯注、不计成本,在讲究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也在观赏性上做出了诸多努力。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第一版“四大名著”影视剧的品质保障。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经得起推敲,能够体现幽微人性和生活温度,即便经过时间冲刷,也仍值得一品再品。这反映出经典老剧历久弥新的价值、强而有劲的穿透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影视文化消费逐渐从最初的稀缺匮乏走向富余过剩。影视作品的“流水线”“快餐化”生产随之而来,这种方式追逐的是快产快销,而难以有当年敢打敢拼、精益求精的精神。创作心态、社会文化土壤等因素,都对作品质量有着一定影响。一些作品为迎合点击率、播放量,创造更多利润,往往过度重视表面化的东西,不惜人为拉长集数、改变叙事节奏,而牺牲内在的思想性、逻辑性。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自然难以传之后世、藏之名山,甚至可能成为糟粕,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剧集质量整体下降,并因此被观众诟病。
央视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而经典老剧之所以好看、耐看,具备成为流芳之作的可能性,恰恰在于慢工出细活。除此,还与影视文本的开放性有关。一部剧被再度阐释的可能性越大,成为经典的概率往往也就越大。不同年代的人们虽然共享了同一个版本,但进入方式、思考角度有所区别。年轻人热衷于通过弹幕的形式,对经典老剧进行重新解读,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即时在线交流,形成智慧碰撞。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认为,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瞬与作品的关系便宣告结束,解读权回归读者手中。这个“作者之死”的观点,明确了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再生产机制。互联网文化为这种机制提供了新的土壤。依托互联网而形成的多元诠释,具备跨越代际、年龄、文化背景的能力,让经典影视作品得以跨越时光之海,形成“老树开新花”的景观。
在这个层面上,为经典老剧赋予新主旨、新意义,激发着大众集体创作的热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生产机制。而从接受角度来看,当经典老剧有了新的流行化解读,大众心理也会经历“被重新调试”的过程,从而产生一种与重温经典不同的新鲜感。
未来,什么样的流行影视文化才有吸引力?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用脚投票”。与此同时,UGC的参与式生产必将成为不可缺席的力量。这就启发影视从业者,作品要想走得长远,制作方不应贪图一时之利,而是需要秉持工匠精神,怀有打造精品的锐气和态度,踏实迈出尊重创作、尊重受众的一步,在提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多做文章。毕竟,能否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是衡量好作品的唯一标准。(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