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梵天净土》的创作还在攀登高峰的路上
卞祖善(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一级指挥):
《梵天净土》立意高远,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等三个时代的声音符号在作品中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体现了多媒体艺术的独特风格。是作曲家张小夫数十年探索耕耘、孜孜以求的成果和结晶。
作品着力于写天地,但其中也包涵了写人。
多媒体的运用,大致涵盖了冬春夏秋;黑白与彩色影像的对比,有着人生之旅的描述。但是,目前稍显跳跃。可否把人生从童年到苍老的年轮表现得更清晰、更丰富、更生动,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更加感人。另外,三种文明的声音符号,有待系统地梳理,以获得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艺术呈现。
作品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建议写两个版本。一个是目前这样的形式与规模,可以满足户外演出的需求;另一个是音乐会版,可将《诺日朗》改编为打击乐协奏曲,《风马旗》改编为声乐协奏曲,《雅鲁藏布》改编为纯交响乐。
希望《梵天净土》越改越好
董俊杰(天津交响乐团团长、一级指挥):
作曲家倾情创作,声光电密切配合,《梵天净土》将传统写作与现代技法相结合,整场演出比较成功,给人视听方面的双重享受。
交响乐也要发展,也需要多样的形式。作品选题、声光电的表现形式,以及对独唱、独奏、乐队的选择都很重要。如何走出一条新路,讲好中国故事,《梵天净土》进行了有益探索。
接下来,相信《梵天净土》会越改越好。期待可以更好地让观众通过画面,对藏族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产生直观的理解。希望第四乐章更加震撼,结构也加以调整。建议在《雅鲁藏布》中,加入母爱亲情的元素,从而更加牵动人心。
视觉影像,应与音乐找到最佳平衡点
付龙(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
《梵天净土》融合了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采用先进的声场及视觉多媒体呈现形式,给人以立意高远、思路清晰、沉浸感强的印象,具备推广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这次的视觉影像更加丰富。影像通常有两种衔接方法,遵循两种逻辑,一是叙事,一是写意。在《梵天净土》中,大量影像都是写意的。影像之于音乐,有时起到了强调、互补的作用,有时则试图创造一条叙事线,与音乐并行。但目前,个别段落的影像剪辑率过高,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建议再做些梳理和推敲,找到平衡点。
影像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北京新媒体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印刷学院教授 李一凡
《梵天净土》是一部具有代表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多媒体交响乐作品,在主题阐述、音乐表达上都颇具新意,并在演出实践中不断修改提高。
其中的三部作品各具特色,富有观赏性。《诺日朗》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声音刚柔相济,影像虚实相生。天神地灵,恒久轮回。打击乐表演者走下舞台、走向朝圣,与手持银铃的作曲家张小夫隔空互动,感染人心。《风马旗》中,风卷经幡,风马齐喑,百转千回。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视觉影像,进行了巧妙融合。《雅鲁藏布》中,回荡着高原之音,给人时空纵横之感。
在整部作品中,影像应用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多媒体音乐是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趋势下产生的,与传统音乐相比,既有传承关系,也有创新之处。对于《梵天净土》来说,需要把握好“影像与音乐”二者的平衡。
恰当使用电子音乐,继续完善视觉影像
钱仁平(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
《梵天净土》是中国当代电子音乐领域的一部佳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其中,在《诺日朗》中,独奏打击乐与电子音乐、视觉影像相互结合,有着丰富的表现力。《风马旗》非常美,由女高音和大型室内乐团来演绎。预置的电子音乐比较含蓄,但有时仍然会显得多余,甚至干扰了声乐表演、器乐演奏。这一点,在《雅鲁藏布》中得到了大幅改善。
我们要思考,在一部交响乐作品中,新的呈现方式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科技和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深层关系。视觉艺术方面,《诺日朗》相对较好。在《雅鲁藏布》中,有些视觉影像与音乐达到了有机融合,有些和音乐存在间离。这样做的结果,有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有时会让人觉得略有不安。接下来,希望进一步完善。
作品的整体结构性有待加强
陶诚(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教授):
《梵天净土》主题思想清晰明确,艺术呈现赏心悦目,内容素材厚积薄发,积极践行“三性统一”的优秀作品标准,对一种嘈杂、逐利的社会氛围进行了反思,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具体来说,《诺日朗》《风马旗》《雅鲁藏布》等三部作品紧扣主题、对比强烈,有效避免了审美疲劳的产生。音响的环绕声处理得很好,声音富有层次感。画面呈现与音乐的互动把握得比较精准,对作品解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画面逻辑不够清晰,结构性不强,缺乏整体观。接下来,希望加强作品的整体结构性,使画面设计与交响音乐有机结合;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元素,并不断强化,使《梵天净土》真正成为一部艺术精品。
《梵天净土》是一部破圈之作
王铉(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主任、教授):
《梵天净土》积极打破交流壁垒,建立了一种新的交响乐听觉模式,可谓一部破圈之作。音响全景声装置增加了沉浸式感受,灯光设计也有所突破。
通过观赏《梵天净土》,让更多人通过熟悉的交响乐,进一步了解电子音乐。同时,也让人更多地了解电子音乐如何与传统交响乐融合。这反映了电子音乐与更多形态相结合的趋势,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另外,打破了音乐本身的抽象性。视觉表达可能会限制人的想象力,但也能促进观众了解作曲家的意图。未来,中国音乐主动打破地域限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交流。《梵天净土》启发我们,借用科技手段、视觉手段是一种重要方式。
接下来,《梵天净土》还要进一步扬长补短。个人认为,要加强电子音乐预置和现场声音的互动性。另外,视觉表达也有待完善,从而与音乐结构更加契合。
调整结构,让作品更上一层楼
徐昌俊(天津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梵天净土》构思巧妙、贴近生活,将现场音乐表演与多媒体音视频融为一体,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俗话说,艺无止境。作为一部艺术作品,《梵天净土》还要更上一层楼。《诺日朗》采用了打击乐独奏的形式,乐器摆放比较复杂。接下来的《风马旗》是交响乐队编制,舞台转换耗时过长,使得整场演出的结构有点松散。有鉴于此,建议将《风马旗》改成十个人左右的室内乐编制。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舞台转换时间,使内容更紧凑,也有利于突出人声的作用和效果。而且,三部作品的演出人数逐步增加,不至于太突兀。
另外,希望更多地体现电子音乐的声响。具体到《风马旗》和《雅鲁藏布》,在乐队织体、节奏音型上可考虑与电子音乐产生对话。
要在多媒体部分多下功夫
许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梵天净土》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进行了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民族特色,以及较高的探索与开创价值。多年来,作曲家张小夫在电子音乐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多媒体语汇问题,他一直在关注。这也是目前新媒体艺术发展中最为重要、难度最高的问题。
在《梵天净土》中,三个乐章有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藏传佛教和藏族艺术。这来源于作者张小夫多年来的生活积淀和哲学思考。未来,《梵天净土》要想精益求精,需在多媒体部分多下功夫。例如,《诺日朗》中的蓝天素材,建议选用高海拔地区特有的纯净深蓝;《风马旗》中,要特别注意影像素材的静与音乐主题的动之间的协调问题。《雅鲁藏布》中的影像,可以适当扩大选材范围,突出典型性。
将现场演出与视觉影像有机融合
于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梵天净土》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在电子音乐中国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在内容创意、表现形式上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诺日朗》《风马旗》《雅鲁藏布》等三部作品各具魅力,雅俗共赏。
未来,希望将现场演出与视觉影像进行更好地融合与平衡。首先,电子效果过多,干扰了现场演出,不利于整体融合。尤其是女声演唱,混响太多反而听上去有点假,削弱了表现力。其次,音乐和画面的配合度也需要提升。
积极探索,带来全新观赏体验
张萌(《人民音乐》杂志社副主编、编审):
《梵天净土》是一部相当坚实、扎实、但尚需紧实的探索性作品。这部作品具有先锋性,通过一系列积极探索,为当今的艺术舞台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首先是坚实。作曲家张小夫自觉贴近生活、深入生活、扎根生活,对藏族题材持续关注,为创作带来了很深的积淀。
其次是扎实。无论艺术形式怎样创新,核心的音乐元素不能丢。《诺日朗》《风马旗》《雅鲁藏布》等三部作品,除了有其他艺术形式的配合,本身也是独立的艺术存在。这体现出作曲家扎实的传统技术写作功底。
最后是紧实。既然叫多媒体交响乐,就不应该是一种物理叠加,而应该是不同音乐形式的化合,产生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品格。具体到《梵天净土》,整体令人满意。但在有些段落中,音乐本身是很完整的,影像反而造成了干扰。希望音乐与画面更同步,在叙事逻辑上达成统一。几种艺术手段在写意与具象上的互补,应当多下一些功夫,使得作品层次更多元、更丰富。
建议乐队使用扩声
庄曜(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
《梵天净土》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将现代科技与艺术进行了巧妙融合。现场演出、电子音乐、原生态民歌、视觉影像等,在一个特定空间中达到了高度融合,避免了国内外这类艺术创作中有时会出现的科技崇拜与艺术精神缺失现象。在这部作品中,音乐语言的诸多方面都深深地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梵天净土》突破了物理空间的沉浸,努力向审美沉浸发展,使得外在形式、内在精神达到了高度统一。
作品第二部分《风马旗》中的乐队运用了较大的室内乐的编制,但电子音乐和乐队、人声的交互受到音量的影响而很难展开,二十四声道的作用也难充分发挥。因此,建议乐队适当使用扩声,以加强与电子音乐的契合性,在听觉上带来更大满足。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采访整理)